[发明专利]基于光子晶体的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上转换发光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59714.3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5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叶常青;马金锁;葛婕;陈硕然;王筱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2 | 分类号: | C09K11/02;C09K11/06;C30B19/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21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光子 晶体 三重态 湮灭 转换 发光 体系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光子晶体的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上转换发光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上转换发光体系包括:上转换溶液与光子晶体膜;
所述上转换溶液与光子晶体膜按照如下方式相互作用:所述上转换溶液进入到所述光子晶体膜中形成单层混合体系,并通过所述光子晶体膜的布拉格镜面反射作用增强所述上转换发光体系的上转换荧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子晶体的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上转换发光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换溶液包括光敏剂、湮灭剂以及有机溶剂;
其中,所述湮灭剂的浓度为1.7×10-3~2.8×10-3mol/L,所述湮灭剂与光敏剂的摩尔比为(350~200):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光子晶体的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上转换发光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湮灭剂的浓度为2.4×10-3mol/L,所述湮灭剂与光敏剂的摩尔比为300: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光子晶体的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上转换发光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剂为金属卟啉化合物PdOEP;所述湮灭剂为AnCOOH;所述光子晶体膜为单分散聚合乳胶微球构成的光子晶体薄膜。
5.一种基于光子晶体的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上转换发光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配制上转换溶液;
S2.通过竖直沉积法,在玻璃基片的表面组装单分散聚合乳胶微球,得到光子晶体膜;
S3.将得到的所述光子晶体膜垂直浸入配制的所述上转换溶液中,得到本发明的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上转换发光体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光子晶体的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上转换发光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提供光敏剂和湮灭剂,将二者按比例混合,配制得到光敏剂和湮灭剂的有机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光子晶体的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上转换发光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S21.将玻璃基片和烧杯浸于洗液中清洗过夜,并用超纯水清洗过夜后的玻璃基片和烧杯,清洗后吹干玻璃基片和烧杯;
S22.向吹干后的烧杯中导入相同粒径的单分散聚合物乳胶微球分散液,再将吹干后的玻璃基片垂直地浸没于所述乳胶微球分散液中,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待溶液蒸发完毕,玻璃基片表面组装有乳胶微球,得到光子晶体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光子晶体的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上转换发光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的所述光子晶体膜的光子禁带与光敏剂的磷光位置或者湮灭剂的荧光位置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光子晶体的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上转换发光体系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分散聚合物乳胶微球选自单分散三嵌段聚合物乳胶微球、单分散聚苯乙烯乳胶微球或单分散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乳胶微球中的一种;
其中,所述的单分散三嵌段聚合物乳胶微球为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乳胶微球、聚(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乳胶微球、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乳胶微球或聚(甲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酰胺)乳胶微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597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