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测速测距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0224.5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7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何红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G01S13/08 | 分类号: | G01S13/08;G01S13/58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5107 | 代理人: | 苏家达 |
地址: | 541002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测速 测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检测系统,具体涉及车载测速测距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我国人均汽车拥有量不断上升,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加重,交通事故频发,其中高速路发生概率最高,超速驾驶是罪魁祸首。
超速行驶很难在司机驾驶车辆的过程实时控制,因此,在驾驶过程中,实时控制车辆行驶速度以及保持与其它车辆的行驶距离就尤为重要。现有车辆测速测距的方式有超声波法、激光法以及视频监测法。超声波法检测迅速、方便,易于实时控制,其缺点在于远距离探测能力差、温度稳定性差;激光法的缺点在于烟雾、灰尘重的环境下,性能很差,受气候影响大;视频监测法的黑暗穿透能力弱,在烟雾、灰尘重的环境下,性能差。
最好能提出一种测速测距时不受距离、环境约束,且检测数据准确,得到的速度、距离也准确的车载测速测距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车载测速测距装置,解决现有车载测速测距系统存在的数据准确度低的问题。
车载测速测距装置,包括雷达检测模块、信号调理模块、控制器模块以及显示模块;
所述雷达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信号调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信号调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模块相连;所述显示模块与控制器模块相连。
进一步地,还包括声光报警模块;所述声光报警模块与控制器模块相连。
进一步地,还包括制动模块;所述制动模块的控制端与控制器模块相连,所述制动模块的输出端与车辆的油门阀和刹车阀相连。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模数转换模块;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信号调理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模块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调理模块包括跟随器、电压比较器、程控放大器和峰值检测器;所述跟随器的输入端与雷达检测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跟随器的一路输出端与电压比较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模块相连;所述跟随器的另一路输出端与程控放大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程控放大器的输出端与峰值检测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峰值检测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模块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设置雷达检测模块,利用雷达检测车速和车距,检测结果免受环境干扰,获取的信号输入至信号调理模块进行调理,再输入至控制器模块,由控制器模块计算出车距和车速,并通过显示模块显示出来,使用雷达测速测距,并对所获取的信号进行调理,提高了信号输入的准确性,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还设置有声光报警模块,当检测到的速度和距离信号低于控制器模块预设的值时,启动声光报警模块,提醒车主控制车速和车距;
3、还设置有制动模块,当检测到的速度和距离信号低于控制器模块预设的值时,控制器模块控制制动模块,由制动模块控制油门阀和刹车阀,自动控制车速和车距,以保证车辆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车载测速测距装置,包括雷达检测模块、信号调理模块、控制器模块以及显示模块;所述雷达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信号调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信号调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器模块相连;所述显示模块与控制器模块相连。
雷达检测模块为雷达传感器,主要包括发射器、接收器和混频器,用于为车辆测速和测距。测速时,发射器发出一定频率的入射波,当目标车辆与车载端存在相对速度时,接收器将接收到发生多普勒频移的反射波,入射波和反射波在混频器的作用下输出一定频率的电信号,该电信号表征车载端与目标车辆的相对速度。测距时,入射波可用角频率、波长和场强表示,反射波也可用角频率、波长和场强表示,场强在电信号上表现为电压值,通过电压和距离的关系可标定出车载端与目标车辆的距离。雷达传感器的黑暗穿透能力强,即使在烟雾、灰尘中的环境下,仍能正常运行,正确获取测速测距信号,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所述测速测距信号输出至控制器模块。
雷达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为混频信号,该信号微小,随着距离的改变,信号幅度的变化范围大,信号的输出阻抗大,容易受到后极电路负载以及数字量的串联干扰,导致产生严重形变,因此,需对雷达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进行调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02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