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密码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0267.3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8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周应超;张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46 | 分类号: | G06F21/46;G06F21/31;G06F2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宋扬,刘芳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密码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密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处理密码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密码管理系统中,为了防止黑客攻击,对于某一个账号一般是对其相应的错误密码输入次数进行计数,当计数的数值达到某一阈值后,会将该账号锁定一段时间不可用,并且不再允许进行密码尝试。但是有些情况是由于用户的不小心操作而导致密码输错,目前还无法规避这种情况的方案。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处理密码的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处理密码的方法,包括:
获取输入密码信息;
当所述输入密码信息不同于预定的第一密码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一密码信息相似的第二密码信息;
当所述第二密码信息包括所述输入密码信息,忽略根据所述输入密码信息计数所述第一密码信息的错误输入次数。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处理密码的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输入密码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输入密码信息不同于预定的第一密码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一密码信息相似的第二密码信息;
第一处理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第二密码信息包括所述输入密码信息,忽略根据所述输入密码信息计数所述第一密码信息的错误输入次数。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处理密码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获取输入密码信息;
当所述输入密码信息不同于预定的第一密码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一密码信息相似的第二密码信息;
当所述第二密码信息包括所述输入密码信息,忽略根据所述输入密码信息计数所述第一密码信息的错误输入次数。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获取输入密码信息;当所述输入密码信息不同于预定的第一密码信息时,获取与所述第一密码信息相似的第二密码信息;当所述第二密码信息包括所述输入密码信息时,忽略根据所述输入密码信息计数所述第一密码信息的错误输入次数;因此根据输入密码信息与第一密码信息相似来确定该输入密码信息是误操作输入的,从而实现了误操作输入错误密码时规避计数错误密码输入次数,避免了账号因用户的误操作而锁定无法使用。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处理密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处理密码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处理密码的装置的框图。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处理密码的装置的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处理密码的装置的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处理密码的装置的框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公开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公开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处理密码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参考图1,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处理密码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1中,获取输入密码信息。
在步骤S12中,当所述密码不同于预定的第一密码信息,获取与所述第一密码信息相似的第二密码信息。
在步骤S13中,当所述第二密码信息包括所述输入密码信息,忽略根据所述输入密码信息计数所述第一密码信息的错误输入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02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