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钴酸镍纳米立方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0618.0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48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谭强强;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525 | 分类号: | H01M4/525;C01G53/00;H01G11/46;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桂丽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钴酸镍 纳米 立方体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钴酸镍纳米立方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镍源和钴源按照镍原子与钴原子摩尔比1:2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制成溶液A;
(2)将溶液A转移至反应釜中,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将碱性溶液B滴加至溶液A中进行反应,滴加完成后,升高温度继续搅拌;
(3)将步骤(2)得到的产物在70-150℃下陈化处理2-48h,得到钴酸镍纳米立方体材料的前驱体;
(4)将步骤(3)得到的前驱体进行热处理,得到钴酸镍纳米立方体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镍源为氯化镍、硫酸镍或硝酸镍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钴源为氯化钴、硫酸钴或硝酸钴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溶液A中镍离子的浓度为0.1-3mol/L,钴离子的浓度为0.2-6mol/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碱性溶液B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钡溶液或氨水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碱性溶液B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为1-8mol/L。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滴加完成后溶液A中金属离子的总摩尔浓度与碱性溶液B中氢氧根离子的摩尔浓度之比为0.5-1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加热搅拌的温度30-100℃。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滴加的速度为2-50mL/min。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升高温度为将温度升高至70-150℃。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加热搅拌和升高温度继续搅拌的速率为500-1500r/min。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升高温度继续搅拌的时间为0.5-24h。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200-600℃。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热处理的时间为0.5-10h。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钴酸镍纳米立方体材料。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钴酸镍纳米立方体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或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06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动力锂离子电池用高活性球形四氧化三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飞机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