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灰霉病的草莓栽培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061725.5 申请日: 2017-01-26
公开(公告)号: CN106688598A 公开(公告)日: 2017-05-24
发明(设计)人: 丁祖明;周国虎 申请(专利权)人: 铜陵市国虎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G1/00 分类号: A01G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44000 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预防 灰霉病 草莓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灰霉病的草莓栽培方法,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草莓(Strawberry),属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为一种红色的花果,又名红莓、洋莓、地莓等,外观呈心形,鲜美红嫩,果肉多汁,含有特殊的浓郁水果芳香。草莓可一次种植,多次收获,产量高,营养丰富,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草莓的消费量增加,草莓产业发展越来越快。然而,由于受草莓的栽培技术要求高而不便转移、连作种植等因素影响,往往导致病原菌积累,从而使病害发生日趋严重。

草莓灰霉病(Strawberry Gray Mould)是草莓开花至结果期的重要病害,同时,也是导致草莓的产量和品质下降的主要因素。草莓灰霉病在我国各草莓栽培地区都有发生,20世纪70年代后发病逐渐加重,特别在南方采果期正值春雨时节,发病更为严重。草莓灰霉病的发生常造成实腐感病品种的病果率在30%左右,严重的可达60%以上,对草霉产量、品质影响很大。

草莓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菌引起的真菌病害,寄主范围广泛,能危害200多种植物,可通过分生孢子或菌丝侵染花蕾、花、花萼、果实以及叶片,遇到低温高湿天气发生极其严重,年损失10-20%,防治十分困难。目前,防治草莓灰霉病的方法主要依赖化学药剂防治,常用的药剂主要有苯并咪唑类、二甲酰亚胺类和N-苯氨基甲酸酯类杀菌剂等,但长期大量使用化学药剂,不仅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而且易导致灰霉病菌产生抗药性,防效下降。

草莓灰霉病的发病多从花期开始,病菌最初从将开败的花或较衰弱的部位浸染,使花呈浅褐色坏死腐烂,产生灰色霉层。叶多从基部老黄叶边缘侵入,形成“V”字形黄褐色斑,或沿花瓣掉落的部位浸染,形成近圆形坏死斑,其上有不甚明显的轮纹,上生较稀疏灰霉。果实染病多从残留的花瓣或靠近或接触地面的部位开始,也可从早期与病残组织接触的部位侵入,初呈水渍状灰褐色坏死,随后颜色变深,果实腐烂,表面产生浓密的灰色霉层。叶柄发病,呈浅褐色坏死、干缩,其上产生稀疏灰霉。

草莓灰霉病的病菌孢子梗数根丛生,褐色,有隔膜,顶端呈1~2次分枝,顶端密生小柄,大小为1452.5~3168.2微米×8.5~11.5微米。分生孢子椭圆形至圆形,单细胞,近无色,大小4.2~10.5微米×3.5~7.5微米。有时产生菌核。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随病残体或菌核在土壤内越冬。通过气流、浇水或农事活动传播。温度0~35℃,相对湿度80%以上均可发病,以温度0~25℃、湿度90%以上,或植株表面有积水适宜发病。空气湿度高,或浇水后逢雨天或地势低洼积水等,特别有利此病的发生与发展。另据调查,平畦种植或卧栽盖膜种植病害严重;高垄、地膜栽培病害轻。

中国专利CN201510321447.3公开了一种大蒜和草莓间作种植模式,采用间作种植模式,可以利用光热资源,发挥高矮作物配置地力与空间互补优势,合理搭配作物群落,阻止病害蔓延,使病原菌失去寄主或改变生活环境,降低病害的发生。将两种或两种以上间作复合种植,不仅需考虑不同作物的特性,还需掌握作物分泌物的特性,进行合理搭配,才能达到防病的目的。

但是,是否只有一种大蒜和草莓间作种植模式,能够有效预防草莓灰霉病?是否CN201510321447.3公开的技术方案就是最优化的预防草莓灰霉病?本发明就是针对该技术方案进行的改进和优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预防灰霉病的草莓栽培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防灰霉病的草莓栽培方法,所述种植草莓的土壤,上季种植品种为生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上季种植品种为生姜,本季种植草莓和大蒜,采用起隆种植大蒜和草莓,草莓早大蒜1个月种植,两相邻隆之间的间距为60-65cm,每隆中草莓与大蒜交替种植,两相邻草莓的株距为30-38cm,两相邻大蒜的株距为30-38cm,相邻大蒜和草莓的株距为15-19c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上季种植品种为生姜,本季种植草莓和生姜,采用起隆种植生姜和草莓,两相邻隆之间的间距为60-65cm,每隆中草莓与生姜交替种植,两相邻草莓的株距为30-38cm,两相邻生姜的株距为30-38cm,相邻生姜和草莓的株距为15-19c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上季种植品种为生姜,本季种植草莓,采用起隆种植草莓,两相邻隆之间的间距为60-65cm,两相邻草莓的株距为30-38c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国虎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铜陵市国虎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17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