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中心性视网膜炎的药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062045.5 申请日: 2017-01-30
公开(公告)号: CN106729438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发明(设计)人: 李先强 申请(专利权)人: 防城港市奥氏蓝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9066 分类号: A61K36/9066;A61P9/10;A61K35/586;A61K35/64;A61K35/618;A61K35/32;A61K35/6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32103 广西壮族自治***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心性 视网膜炎 药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心性视网膜炎的治疗药物,特别涉及以中医中药治疗的药物,属于医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心性视网膜炎或称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本病为发生在黄斑部的孤立的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伴有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及出血。本病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无性别差异,多单眼发病。由于新生血管的渗漏、出血、机化,最后形成瘢痕,使中心视力永久性损害。引起本病的原因较多,中国不少病例可能与结核、病毒感染有关。

中心性视网膜炎表现为有的人发现如在云雾中视物,眼前似有纱幕遮盖,视物发暗,觉得视野中央有一块薄薄的黑影,黑影可大可小,有时视物变形,两只眼睛看东西大小不一样,病眼视物较小。这是由于视网膜黄斑区水肿或黄斑下积液,使视网膜不平所致,此病为中心性视网膜炎或称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肪络膜病变。本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眼底病,发病时眼睛不红不痛,表面看不出有病。多发生在20~40岁青壮年,男性远较女性为多。常侵犯一只眼,偶尔也有双眼发病者,发病多与感冒、工作劳累、精神紧张,睡眠不足或过度吸烟、饮酒等有关。因此,有人认为本病是由于黄斑区小动脉痉挛所致。

中心性视网膜炎可通过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可看到黄斑区发暗,视网膜水肿,在水肿边缘可见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反射光晕,约1~3个如乳头直径大小。病变区可出现黄白色或灰白色渗出小点,原来的中心凹反光消失或弥散。水肿消退后,中心凹反光恢复,轻者可不留任何痕迹,视力也不受影响。多数病人病变区遗留色素沉积或少量色素脱落,视功能有不同程度受损。

中心性视网膜炎一般预后较好,初次发病90%病人视力可恢复正常。但容易复发,如果多次复发,视力会遭到永久性损害。对轻症病例,本病有不经治疗而自愈的倾向。

中心性视网膜炎是一种有自愈倾向的疾病,真正发病原因还不十分清楚。因此,在治疗上多为对症处理。可采取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注射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

中心性视网膜炎发展为视网膜色素变性是眼科中的一种疑难疾病,被称为不治之症,是原发于视网膜营养不良的一种遗传性慢性眼病,多累及双眼,国内患者约30万,全世界约300万,其临床特点表现为早期夜盲、视野向心性缩小,最终呈管状视野,双目失明或频临失明,在失明眼病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视网膜色素变性(RP)属于遗传性视杆、视锥细胞营养不良性疾病。以夜盲、视野缩小、眼底骨细胞样色素沉着为特征。数十年来国内外眼科界多项基础研究证实:"视网膜色素变性与脉络膜血流减少有关",夜盲、管状视野的形成预示脉络膜血流已无法满足视杆细胞的代谢需求,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区域血流循环功能下降相对应。我中心经过对中国、日本、美国、德国、哈萨克斯坦、缅甸、蒙古、菲律宾、加拿大等国家3000余例患者实施"自体血管取材侧支循环建立术"后证实,早、中期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可以不同程度改善视力、拓宽视野,眼底改善总有效率达96%;晚期患者能有效阻止病情进展,延缓失明。基础医学推动临床医学进展。手术临床实践验证了此手术设计与国内外眼微循环学说研究成果相吻合。 视风膜色素变性是原发于网脉络膜营养不良,以视网膜色素上皮、视网膜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先天遗传性致盲眼病。我国群体发病率大约1/4000,有30多万,全世界患者300多万。临床表现为早期夜盲,视野进行性缩窄,严重者呈管状,最终中心视力下降逐渐失明或频临失明。

患者一经确诊视网膜色素变性(不治之症)的结论给病人造成极大的心理损害,同时也给幸福的家庭蒙上一层阴影,辗转治疗,漫长的求医生涯令人心力交瘁,最终却摆脱不了失明的厄运。此项目经历了长达十八年的反复临床实践所取得显著疗效,通过手术前后眼电生理对比检测得以证实。经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检索,结论:能引起眼电生理改善的治疗方法未见相同国内、外文献报道。视网膜色素变性虽属遗传性疾病,但视网膜、脉络膜微循环障碍在本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祖国医学称本病为"高风内障"、"高风雀目",系先天禀赋不足。70年代由苏联眼科专家提出改善脉络膜微循环治疗此病;90年英国眼科学者证实:视网膜色素变性与脉络膜血流减少有关;此理论99年再次被北京同仁医院杨文利等采用多普勒检测而证实。根据视网膜色素变性病理改变,该中心采用建立侧枝循环手术治疗,使脉络膜外层大血管、视网膜扇行区的循环代谢得到了明显改善,视功能逆转。为医治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闯出一条新路。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防城港市奥氏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防城港市奥氏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20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