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记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3073.9 | 申请日: | 2017-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80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代田健一;竹内敦彦;高林和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5/24 | 分类号: | B41J25/24;B41J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邓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记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记录装置,通过适当地配置电源部来实现装置的小型化。记录装置具有:滑架,其具有在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头并能够在规定方向上移动;和电源部,其供给对包含所述滑架在内的驱动对象进行驱动时的电力,所述电源部的位置在所述滑架的移动区域内。在与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即装置进深方向上,所述电源部相对于所述滑架的移动区域配置于装置近前侧。在铅直方向上,所述电源部相对于介质的输送路径配置于上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下述这样的结构:记录装置具有机构部和主基板,所述机构部包含输送介质的输送部和在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部,在所述主基板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机构部的电子部件,其中,在装置主体内的配置有构成所述机构部的机构部件的机构部件配置区域内,在装置主体的底部与机构部之间的间隙中配置有主基板。由此,通过将主基板配置于机构部件配置区域内的装置主体的底部与机构部之间的间隙中,与主基板被配置于机构部件配置区域外的结构相比,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014943号公报
在记录装置中,除了主基板外,还配置有对主基板和马达等动力源供给电力的电源部(调节器)。电源部在记录装置中需要较大的配置空间,所以会对装置尺寸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现有的记录装置中,由于供插入和拔出电源插头的引入口被设置于装置背面侧且靠装置侧面的位置的关系,电源部也被设置于相同位置(参照专利文献1)。
因此,在现有的记录装置中,因电源部的配置而产生装置的大型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通过适当地配置电源部来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第1方式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滑架,其具有在介质上进行记录的记录头并能够在规定方向上移动;和电源部,其供给对包含所述滑架在内的驱动对象进行驱动时的电力,所述电源部的位置在所述滑架的移动区域内。
根据本方式,供给对包含滑架在内的驱动对象进行驱动时的电力的所述电源部的位置在所述滑架的移动区域内,因此,能够抑制所述滑架在移动方向上的装置尺寸。
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1方式的基础上,在作为与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的装置进深方向上,所述电源部相对于所述滑架的移动区域配置于装置近前侧。
根据本方式,由于在与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即装置进深方向上,所述电源部相对于所述滑架的移动区域配置于装置近前侧,因此,通过有效利用相对于所述滑架的移动区域的装置近前侧的空间,能够抑制装置进深尺寸。
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1或第2方式的基础上,在铅直方向上,所述电源部相对于介质的输送路径配置于上侧。
根据本方式,由于在铅直方向上,所述电源部相对于介质的输送路径配置于上侧,因此,通过有效利用容易产生较大的空闲空间的介质输送路径的上侧区域,能够抑制铅直方向的装置尺寸。此外,所述电源部的维护作业也变得容易。
本发明的第4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1至第3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的基础上,在铅直方向上,所述电源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滑架的移动区域重叠。
根据本方式,由于在铅直方向上,所述电源部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滑架的移动区域重叠,因此,在铅直方向上,所述滑架的配置空间与所述电源部的配置空间不完全重叠,能够抑制铅直方向的装置尺寸。
本发明的第5方式的特征在于,在第1至第4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的基础上,在作为与所述滑架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的装置进深方向上的装置前面侧具有进行操作输入的操作部,在所述装置进深方向上,所述电源部配置于所述滑架的移动区域与所述操作部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30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