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路密封件和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3136.0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92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A·乌尔班尼亚克;H·G·奥斯特霍夫;A·哈恩;R·迪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尔菲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06 | 分类号: | F16J15/06;F16J15/10;F16L5/10;H01R1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小东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路 密封件 减振器 | ||
本发明涉及线路密封件和减振器。一种用于密封壳体(30)中的壳体开口(31)的密封元件(10),其中,所述密封元件包括至少一个贯通开口(12)以供电力线路(40)穿过而进入所述壳体中。所述密封元件由第一子部件(14)和第二子部件(16)形成,所述第一子部件和所述第二子部件具有不同的硬度并且这两个子部件(14,16)由硅树脂制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密封电力线路的密封元件,电力线路从外侧延伸穿过壳体开口进入壳体。因此,密封元件密封穿过的电力线路和壳体开口来抵抗外部环境影响。本发明也提供壳体中的电力线路的振动降低以及当手动地插入壳体时电力线路的触觉稳定性。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生产中,使用电子模块来解决各种安全问题以及环境保护问题的趋势没有减弱。虽然使用了总线系统,但是线路和插头连接的数量正在平稳地增加,所以人们试图用微型化来控制该情况并保持线组变体的数量在一定限制之内。然而,由于微型化插件系统的使用是有问题的以及甚至适度的故障率也是不能容许的,所以该发展必须继续。减小故障率的因素是防止电触头的腐蚀。这包括插头壳体的密封。插头壳体已被密封的非常精细从而保护抵抗外部环境的影响,例如水分。本领域已知的方法是各个电力线路提供单独的密封件。另一种可能性是使用垫密封件以同时密封多个线路。这些方法被普遍接受,但是在插件系统变得非常小的时候显示出了缺点。随着插件系统变得更小,被保持的容许度也变得更小。
当要给插件系统自动安装接触零件时进一步的问题出现了。以垫密封的插件系统为例,在装配期间,接触元件需要被推动穿过贯通开口。这时,错误的插件具有严重的后果并产生高昂的返工成本。用在一些插件系统中的垫密封件会发生变形。这发生在插头被安装并且线路直径扩张密封开口时。此时,会产生孔偏移,这致使随后的装配问题。在穿过现在的偏移的密封开口的插入期间,接触元件被偏移并且不能被插入后方的接触腔中。此外,垫密封件会被损坏。垫密封件和其他密封元件的进一步问题是接触元件与插头壳体的尖锐的边缘。这些在制造时通常不能避免。它们可以切割进入密封材料并损坏密封件。最后但并非不重要的是,振动的问题在车辆技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时代发动机引起了在所有可能的频率范围内的振动。在特定情况下,这些振动会大规模降低车辆部件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元件,该密封元件可靠地密封穿入壳体的电力线路并且附加地作为阻尼元件。特别是,该密封元件应当承受在振动阻抗和温度阻抗方面增大的需求。
该目的通过本发明的密封元件实现。
特别地,通过一种用于密封壳体中的壳体开口的密封元件,其中,所述密封元件包括至少一个贯通开口以供电力线路穿过而进入所述壳体。所述密封元件由第一子部件和第二子部件形成,所述第一子部件和所述第二子部件具有不同的硬度并且这两个子部件由硅树脂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密封元件具有两个子部件,这两个子部件都是由有弹性的柔性硅树脂材料制成。如果在此使用硅树脂或硅树脂材料,那么意味着在工业上广泛使用的液体硅胶。由于使用不同的材料混合物,子部件可具有不同的硬度。在此使用的术语“硬度”和“肖氏硬度”指的是由美国人Albert Shore在1915年创造的用于弹力体和塑性体的材料特性。其在标准DIN EN ISO 868和DIN ISO 7619-1中有所定义。尽管硅树脂具有相对高的肖氏硬度,但仍具有一定的柔性,所以产生稳定性的子部件可由硅树脂制造,硅树脂仍足够柔性来密封地包围电力线路并用于抑制振动。同时,所述子部件足够刚性来给密封元件提供固有稳定的主体,该主体允许装配期间的良好操作。对于具有较低肖氏硬度的第二子部件,焦点在于密封特性。第二子部件应用在更硬的第一子部件上并可以在那里密封。
密封元件可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生产。在二次成型工艺中,第一子部件在标准注入成型机器中制造,且然后转移至第二注入成型机器,在第二注入成型机器处第一子部件被再次插入并且在第一子部件上注射第二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尔菲技术公司,未经戴尔菲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31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散热的导电滑环
- 下一篇:一种带V型槽铜环的导电滑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