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花毂辐条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3142.6 | 申请日: | 2017-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3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固德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1/02 | 分类号: | B60B1/02;B60B1/04;B60B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朱丽华;程凤儒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辐条 组合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花毂辐条组合结构,包括:一花毂壳,于外周间隔地径向凸设有一小径花盘及一大径花盘,该小径花盘环设有复数第一组装孔,该大径花盘环设有复数第二组装孔;复数第一辐条,各第一辐条的一端组接于其中一第一组装孔、另一端供组装至一轮框;复数第二辐条,包括复数圆辐条及复数扁辐条,复数圆辐条及复数扁辐条的一端交替地组装于复数第二组装孔、另一端供组装至该轮框;沿花毂壳的轴向看,相邻的第二辐条交错而界定一交错区域,各第一辐条延伸通过其中一交错区域。本发明可使车轮达到完美的驱动性,具有良好的左右张力平衡、横向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花毂辐条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车轮的中心会配置一花毂,并通过复数辐条拉伸于车轮的轮框与花毂的两花盘之间,以达车轮所需的驱动性、左右张力平衡、横向刚性。
在已知结构中,不论编配方式为何,在各花盘上一般设同类型的辐条,例如同为弯头辐条、直辐条、圆辐条或扁辐条。如中国台湾专利号TW M463202、TW M435373、TW I338632所揭者即为此类。
然而,此类已知结构皆未进一步全面性针对影响车轮的驱动性、左右张力平衡、横向刚性等因素作进一步的考量,造成车轮无法同时具有最佳的驱动性、左右张力平衡及横向刚性,通常都至少存在其中一项不足的缺失。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颖且具有进步性的花毂辐条组合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花毂辐条组合结构,可具有较佳的驱动性、左右张力平衡、横向刚性。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花毂辐条组合结构,包括:一花毂壳,于外周间隔地径向凸设有一小径花盘及一大径花盘,该小径花盘环设有复数第一组装孔,该大径花盘环设有复数第二组装孔;复数第一辐条,各第一辐条的一端组接于其中一第一组装孔、另一端供组装至一轮框;复数第二辐条,包括复数圆辐条及复数扁辐条,复数圆辐条及复数扁辐条的一端交替地组装于复数第二组装孔、另一端供组装至该轮框;其中,沿花毂壳的轴向看,相邻的第二辐条交错而界定一交错区域,各第一辐条延伸通过其中一交错区域。
进一步的,
所述小径花盘与大径花盘的直径比为1∶1.5至1∶4.5。
所述第一组装孔为一侧向剖槽且径向开放于所述小径花盘,所述第二组装孔为一轴向贯孔。
所述第一辐条为直辐条,所述第二辐条为弯头辐条且包括一供组装至所述轮框的身段及一弯折地连接该身段的头端,该头端穿卡于所述第二组装孔。
所述第一辐条为扁辐条。
复数第一辐条界定一第一假想环面,复数第二辐条界定一第二假想环面,沿所述花毂壳的径向看,该第一假想环面与第二假想环面具有一夹角,该夹角为10度至15度。
所述花毂壳由铝合金制成,复数第一辐条及复数第二辐条由白铁或碳纤维制成。
复数圆辐条及复数扁辐条其中之一位于所述大径花盘的外侧、另一个位于所述大径花盘的内侧。
所述小径花盘与大径花盘的直径比为1∶1.5至1∶4.5;所述大径花盘另间隔地环设有复数辐撑构件,各辐撑构件包括复数相间隔且径向延伸的辐肋,各辐撑构件的复数辐肋最外两个径向地由内而外弧形渐扩;所述第一辐条为扁辐条;沿轴向看,各第一辐条延伸通过相邻两第二辐条的一交错处且等分所述交错区域;复数第一辐条界定一第一假想环面,复数第二辐条界定一第二假想环面,沿所述花毂壳的径向看,该第一假想环面与第二假想环面具有一夹角,该夹角为10度至15度;所述花毂壳由铝合金制成,复数第二辐条由白铁制成;复数圆辐条位于所述大径花盘的外侧,复数扁辐条位于所述大径花盘的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固德贸易有限公司,未经固德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31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美术画架及其操作方法
- 下一篇:机动车用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