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井下作业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3177.X | 申请日: | 2017-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1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童征;高扬;刘合;孙福超;廖成龙;郑立臣;俞佳庆;裴晓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16 | 分类号: | E21B43/116;E21B43/27;F42B1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周子轶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作业 工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作业工具,包括:框架,所述框架设置有至少一个贯通孔;至少一个射孔弹,任一个所述射孔弹设置在所述框架内且与至少一个所述贯通孔对应;酸液注入装置,所述酸液注入装置设置在所述框架内,所述酸液注入装置能在高于预设温度情况下开启以导出位于所述酸液注入装置内的酸液。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脉冲电源放电,使射孔弹中的金属丝发生电爆炸,产生高温高压等离子体,并伴随冲击波,引爆射孔弹内的含能材料,通过聚能效应产生比传统射孔器材大得多的射流。酸液注入装置在射孔产生的高热量作用下动作,将酸液挤入孔道内,通过酸岩反应,溶蚀孔道表面的压实带,并向储层内部渗透,形成酸蚀网络,提高近井地带的导流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油气田完井和储层改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下作业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低渗透、非常规以及滩海、偏远油气田的开发,大斜度井、丛式井、水平井以及斜层直井等特殊结构井不断涌现,大多数油气井在投产前需要进行压裂、酸化等储层改造措施,这对传统射孔技术提出新的要求。射孔技术作为建立井筒和储层的“桥梁”,在设计和应用时应充分与储层和实际井况结合,为后期生产改造措施创造有利条件。参照图1所示,射孔系统可以包括车载电源1、电缆2、电缆控制头3、射孔器4、防喷管5以及防喷器6。
目前已申请的射孔专利均为基于单纯化学能做功的炸药聚能射孔技术:专利号201320600950.9涉及一种可变射角射孔器,包括模块化弹托装置和与模块化弹托装置配合的定向钢构,模块化弹托装置中安装有射孔弹;所述模块化弹托装置包括上弹托板、下弹托板和两个弹托支板,所述定向钢构包括两个定向方构、固定环和垫环,所述模块化弹托装置安装于两定向方构之间,模块化弹托装置的铰轴与所述定向方构上的铰轴孔配合,滑槽销与调节滑槽配合,分度固定孔与分度孔配合。美国专利号7413015涉及一种传统的聚能射孔技术及其配套器材。专利号201310431399.4涉及一种油气井用定面射孔模块弹托,该弹托的下部由四个倾斜设置的面围拢形成,分别是两个对称设置的定位面、射孔弹穿出面和导爆索走位面,四个倾斜设置的面均与底面连接;模块弹托中开有弹孔,弹孔的一端贯穿所述射孔弹穿出面,另一端贯穿模块弹托的上部和顶面;所述弹孔的轴线与所述底面之间形成锐角。
现有射孔技术主要的问题有:(1)采用传统的炸药聚能射孔弹技术,该技术以化学能作为射穿套管、水泥环和储层的主要能量,受限于装药量、结构尺寸、射孔装具等因素,其射孔孔径较小,穿深较短(小于2米),影响了孔道的导流能力和后期压裂效果;(2)聚能射孔弹形成的射流进入岩层后,对孔道周围岩石有强烈的压实作用并形成压实带,使储层渗透率下降,弹片和碎屑等堵塞孔道影响了油气流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井下作业工具,该井下作业工具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井下作业工具,包括:
框架,所述框架设置有至少一个贯通孔;
至少一个射孔弹,任一个所述射孔弹设置在所述框架内且与至少一个所述贯通孔对应;
酸液注入装置,所述酸液注入装置设置在所述框架内,所述酸液注入装置能在高于预设温度情况下开启以导出位于所述酸液注入装置内的酸液。
优选地,所述酸液注入装置能在低于预设温度情况下关闭。
优选地,所述酸液注入装置可由任一个所述射孔弹爆炸达到所述预设温度。
优选地,所述酸液注入装置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设置有第一通孔;
中心筒,所述中心筒位于所述阀体内,所述中心筒具有用于容纳酸液的腔室,所述中心筒设置有第二通孔;
热控制装置,所述热控制装置能在高于预设温度下驱使所述中心筒相对所述阀体运动,以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31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芋叶止泻敛汗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伊贝母润肺化痰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