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水洗阻燃抑烟纤维素织物的浸轧整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3336.6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2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费宾;陈淑盈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5/687 | 分类号: | D06M15/687;D06M15/667;D06M15/63;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中国香港***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素织物 有机阻燃剂 浸轧 硼氮 交联剂水溶液 阻燃抑烟 耐水洗 吸液率 浸润 取出 高温干燥环境 低温干燥 加热干燥 交联固定 阻燃性能 聚合物 交联剂 交联 力学 烟雾 着火 释放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水洗阻燃抑烟纤维素织物的浸轧整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把纤维素织物浸润在硼氮基有机阻燃剂水溶液中;当纤维素织物的吸液率达到50%~100%时,把纤维素织物从硼氮基有机阻燃剂水溶液中取出,并放置在100℃~160℃的高温干燥环境中进行加热干燥;再把纤维素织物浸润在交联剂水溶液中;当纤维素织物的吸液率达到50%~100%时,把纤维素织物从交联剂水溶液中取出,并放置在不超过100℃的环境下进行低温干燥,实现交联剂和硼氮基有机阻燃剂在纤维素织物中形成交联的聚合物。使用该浸轧整理方法实现交联固定的纤维素织物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在着火时大幅度减少了烟雾的释放,同时兼顾了纤维素织物的力学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物的处理方法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耐水洗阻燃抑烟纤维素织物的浸轧整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本身的易燃性,广泛应用的纤维素织物成为很多火灾中的引燃物及火势迅速加剧的助燃物。在很多公共场所,这些纤维素织物被要求具备优良的阻燃防火性能。市场上广泛使用的耐久阻燃整理剂,如“Proban”和“Pyrovatex”,因为在后整理加工及后期使用中都会释放甲醛,危害操作工人和穿着者的健康,逐渐被新兴的绿色无卤无甲醛阻燃剂所替代。目前使用的耐久阻燃整理剂主要是磷氮阻燃剂,遇火产生大量有毒烟气。另外,含磷阻燃剂在自然界的累积会直接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促发藻类增生而打破生态的平衡持续发展,因此工业界需要更安全环保的引入绿色的元素的阻燃剂。
现有技术中,专利US 6491727B1公开了一种纤维素基材的阻燃整理的组合物及方法,该组合物包括至少一种磷基化合物、交联剂,交联剂为带有至少两个活性基团的化合物,磷基化合物优选与交联剂连接,然后交联剂和纤维素基材连接。专利CN 102465452A公开了一种通过两步法施用至少一种交联剂和至少一种磷基阻燃剂到纤维素织物,使所述交联剂和磷基阻燃剂在纤维素织物内低温反应形成交联的聚合物,以达到持久阻燃的性能,同时保持了织物的力学强度。这些技术主要依赖含磷的阻燃剂提高纤维素织物的安全性,存在燃烧中释放大量烟雾的问题。而专利CN103397517公开了将布料浸泡在硼酸锌溶液中制备一种硼类阻燃布料的方法。然而,上述报道的硼类化合物都存在易水解耐水洗性差的问题,无法保证持久的阻燃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新型硼氮基有机阻燃剂,可以有效抑制和减少纤维素织物着火而产生的烟雾,同时使织物具有高效耐水洗的阻燃性能的耐水洗阻燃抑烟纤维素织物的浸轧整理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耐水洗阻燃抑烟纤维素织物的浸轧整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把纤维素织物浸润在硼氮基有机阻燃剂水溶液中;
S2、当所述纤维素织物的吸液率达到50%~100%时,把所述纤维素织物从所述硼氮基有机阻燃剂水溶液中取出,并放置在100℃~160℃的高温干燥环境中进行加热干燥;
S3、将所述纤维素织物从高温干燥环境中取出,再把所述纤维素织物浸润在交联剂水溶液中;
S4、当所述纤维素织物的吸液率达到50%~100%时,把纤维素织物从所述交联剂水溶液中取出,并放置在不超过100℃的环境下进行低温干燥,实现交联剂和硼氮基有机阻燃剂在纤维素织物中形成交联的聚合物。
优选地,在步骤S1中,所述硼氮基有机阻燃剂水溶液中硼氮基有机阻燃剂的质量分数不超过20%。
优选地,在步骤S1中,所述硼氮基有机阻燃剂水溶液中的硼氮基有机阻燃剂的分子量在160和100,000之间,硼氮基有机阻燃剂分子中的硼原子与苯环直接通过共价键相连,且氮原子数量多过硼原子数量。
优选地,在步骤S3中,所述交联剂水溶液中的交联剂为带有至少两个功能基团的化合物,所述功能基团包括羧基、乙烯基、丙烯酸酯基和腈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理工大学,未经香港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33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