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凹陷式分流生态鱼道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3424.6 | 申请日: | 2017-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9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苏东喜;曹伟;田雨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8/08 | 分类号: | E02B8/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000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凹陷 分流 生态 鱼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凹陷式分流生态鱼道,包括设置在河床上下游之间的鱼道本体,鱼道本体底部中间位置处沿水流方向设置有混凝土泄水陡坡,混凝土泄水陡坡两侧的凹槽内铺设有生态护底层并沿水流方向竖向间隔设置有偏转角为7‑12°的倾斜横隔板,倾斜横隔板上开设有减速孔和过鱼孔,减速孔和过鱼孔均高于混凝土泄水陡坡上坡面。本发明通过在底部设置泄水陡坡和凹槽,以及在凹槽内设置倾斜过鱼板,实现了鱼道分区,营造了急、缓、静及区间过渡的多种水流流态,充分模拟了水生物及鱼类的自然生存环境,更有利于各种鱼类和水生动物、水草类的生存、过渡和迁徙;同时,局部减速的横隔板有利于鱼道结构安全,节省工程投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利水电枢纽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设置在洄游鱼类向上游逆流产卵的陡坡段河道上下游之间的多功能凹陷式分流生态鱼道。
背景技术
在修建了大坝、水闸等拦河建筑物的河道区域,通常需要修建人工鱼道来保护鱼类向上游洄流产卵的习性。鱼道分为池式和槽式两类。池式鱼道占地面积大,应用受限;槽式鱼道与河流类似,可采用单槽式、丹尼尔式和横隔板式。单槽式多为直槽、阶梯底坡,其结构简单,适于短缓坡连接方式;丹尼尔式在槽壁、槽底处设阻板和底坎,消能减速,适于水头不大的枢纽和较强力的鱼类;横隔板式又称梯级式鱼道或鱼梯,采用与鱼道等宽的带有鱼孔的隔板,将水槽上下游的总水位差分许多梯级池室,利用水垫、沿程摩阻及水流对冲、扩散来消能,改善流态,降低过鱼孔的流速,并通过调整鱼孔的形式、位置、尺寸来适应不同习性鱼类的需要,由于其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在水头较大的枢纽建筑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但是,现有横隔板槽式鱼道的搁板为全断面形式,鱼道水流阻力较大、水流通过量较小,泄流能力不足,同时,其水流流态单一、不适合水生植物生长,与鱼类的自然生存环境仍存在较大的差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凹陷式分流生态鱼道,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的横隔板槽式鱼道水流量较小且不能很好地模拟鱼类自然生存环境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多功能凹陷式分流生态鱼道,包括设置在河床上下游之间的鱼道本体,所述鱼道本体底部中间位置处沿水流方向设置有混凝土泄水陡坡,所述混凝土泄水陡坡两侧的凹槽内铺设有生态护底层并沿水流方向竖向间隔设置有偏转角为7-12°的倾斜横隔板,所述倾斜横隔板上开设有减速孔和过鱼孔,所述减速孔和过鱼孔均高于混凝土泄水陡坡上坡面。
所述混凝土泄水陡坡的宽度占所述鱼道本体宽度的2/3,所述凹槽的宽度分别占鱼道本体宽度的1/6。
所述混凝土泄水陡坡上沿水流方向间隔设置有锯齿状消能台阶。
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凹陷式分流生态鱼道,通过在底部设置泄水陡坡和凹槽,以及在凹槽内设置倾斜过鱼板,从而实现鱼道分区,营造了急、缓、静及区间过渡的多种水流流态,充分模拟了水生物及鱼类的自然生存环境,更有利于各种鱼类和水生动物、水草类的生存、过渡和迁徙;同时,局部减速的横隔板有利于鱼道结构安全,节省工程投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Ⅰ-O-Ⅰ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Ⅱ-Ⅱ向剖视图(省略生态护底层)。
图4是图1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省略生态护底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34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