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备缺陷定位功能的电缆串谐耐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3972.9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8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赵洪义;沈道义;胡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格鲁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1 | 分类号: | G01R31/11;G01R3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1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压装置 电缆 振荡波 耐压试验 缺陷定位 局放 串联谐振回路 局部放电测试 谐振 闭合高压 测试电缆 串联谐振 电子开关 工作效率 功率输出 交流变频 交流高压 局放试验 绝缘电阻 软件分析 同步信号 系统测量 一机两用 阻尼振荡 局放量 校准 接线 测试 交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缺陷定位功能的电缆串谐耐压装置,包括几个步骤,1、设备接线;2、测试电缆绝缘电阻;3、校准电缆;4、耐压试验;5、振荡波测试;6、系统测量局放量;7、软件分析局放数据;本装置采用交流高压源,在交流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装置上,附加峰值同步信号使串联谐振回路在峰值时停止功率输出,并同时闭合高压电子开关,形成振荡波阻尼振荡,进行电缆局部放电测试。一套设备可完成交流谐振耐压试验和振荡波局放试验,实现一机两用,极大的提高现场工作效率,精确定位局放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串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备缺陷定位功能的电缆串谐耐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供电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电网运营商面临巨大挑战,电力电缆具有安全可靠、受气候影响小、隐蔽耐用等优点,在城市电网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运行时间的增加以及不断增长的负荷,电缆出现故障的情况变得频繁,绝缘状态的诊断工作变得尤为重要。目前对电力电缆检修的管理,主要是依据《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所规定的项目和试验周期,定期在停电状态下进行绝缘性能试验。其中变频串联谐振试验由于试验状况接近电缆的运行工况,因此成为国内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试验方法。
但大量试验及经验表明,串联谐振耐压试验无法对电缆整体绝缘的状态进行定量评估,一些通过串联谐振耐压试验的高压电缆在短期内仍有放电击穿的现象。经过长期对高压电缆的研究试验和实践,认为局部放电是电缆绝缘故障的先兆,有效检测局部放电是提高电缆状态检修水平的一种重要途径。
振荡波电缆局放诊断与定位系统(简称OWTS系统)是电力电缆“状态检修”的一种新方法。但此方法是先对XLPE电缆施加直流电压,利用形成的阻尼振荡波条件下的局放进行诊断与定位;而XLPE电缆的直流耐压试验容易引起电荷积聚,电荷积聚对电缆是有隐性伤害并且也易于产生假局放信号。直流振荡波升压保持时间短、储存能量小、无法充分激发局部放电。此方法的使用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因此我们开发出交流衰减阻尼振荡波局放测试装置,本装置采用交流高压源,在交流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装置上,附加峰值同步信号使串联谐振回路在峰值时停止功率输出,并同时闭合高压电子开关,形成振荡波阻尼振荡,进行电缆局部放电测试。可以可靠地发现电缆及电缆接头的微弱绝缘缺陷,并且可以准确定位。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备缺陷定位功能的电缆串谐耐压装置,使得一套设备可完成交流谐振耐压试验和振荡波局放试验,实现一机两用,极大的提高现场工作效率,精确定位局放源。。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具备缺陷定位功能的电缆串谐耐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具体的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设备接线
连接设备各部件;
步骤2:测试电缆绝缘电阻
使用2.5kV绝缘电阻仪测试电缆的绝缘电阻,被测相两端电缆芯解开悬空,测试端连接测试仪器。另两相两端电缆芯解开接地。绝缘电阻要求大于1000MΩ;
步骤3:校准电缆
使用局放校准器校准电缆的长度,在测试软件里保存校准信息;
步骤4:耐压试验
变频电源自动调节频率到系统谐振点,在谐振条件下,在电缆上保持试验电压,进行交流耐压试验;
步骤5:振荡波测试
完成耐压试验后,高压开关自动闭合,使谐振电抗器和被试电缆形成逐渐衰减的阻尼振荡波,激发电缆中的绝缘缺陷。通过软件系统计算入射波和反射波的时差,定位放电源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格鲁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格鲁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39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