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桑树白粉病病原菌Phyllactinia mori的核糖体RNA序列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4070.7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10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吉平;刘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Q1/689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桑树 白粉病 病原菌 phyllactinia mori 核糖体 rna 序列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首次公开了一种桑树白粉病病原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桑树白粉病病原Phyllactinia mori的核糖体RNA序列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真菌研究方法中,常常通过核糖体DNA(ribosome DNA,rDNA)序列进行测序比对用于真菌的鉴定。核糖体在细胞中具有重要功能,rDNA编码的基因许多都与蛋白质合成的反应过程密切相关,在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起决定作用。rDNA序列分为转录区和非转录区,转录区由编码核糖体5.8S、18S、28S蛋白结构的基因和基因间的2个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anscribed Spacer,ITS)ITS1、和ITS2组成,共同组成一个转录单位。
rDNA中编码5.8S、18S、28S的rDNA序列较为保守,可以用于分析自然界物种分类的科间或更高级阶元间的血系研究的分子标记。由于5.8SrDNA序列短、且高度保守,难以用于真菌的系统发育和分子鉴定;而18SrDNA的片段较长,片段中存在保守区和可变区,因此,现有研究中,通过选择不同的特异性扩增引物将某一结构域片段扩增后,经过测序以及对测序结果的分析比对,可用于真菌目、科、属等分类阶元的研究。但是,基于5.8S、18S、28S的rDNA序列难以对真菌种属的分类进行研究,不能确定病原真菌的种属,因此,需要利用rRNA的全长序列来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现有技术的空白,提供一种桑树白粉病病原菌Phyllactinia mori的核糖体RNA的全长cDNA序列。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桑树白粉病病原菌Phyllactinia mori的核糖体RNA序列在定量检测桑树白粉病病原菌Phyllactinia mori的应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桑树白粉病病原菌Phyllactinia mori的核糖体RNA序列在定量检测桑树白粉病病原菌Phyllactinia mori应用的方法。
本发明的还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桑树白粉病病原菌Phyllactinia mori的核糖体RNA序列在真菌种属分类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桑树白粉病病原菌Phyllactinia mori核糖体RNA的全长cDNA序列,如SEQ.ID.NO1所示。
所述核糖体RNA的全长cDNA序列中包含2对引物序列,所述引物序列分别如SEQ.ID.NO2~SEQ.ID.NO5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桑树白粉病病原菌Phyllactinia mori核糖体RNA的cDNA序列在定量检测桑树白粉病病原菌Phyllactinia mori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桑树白粉病病原菌Phyllactinia mori核糖体RNA的cDNA序列在定量检测桑树白粉病病原菌Phyllactinia mori应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40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