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合收获机割台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4120.1 | 申请日: | 2017-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7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廖庆喜;李海同;万星宇;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1/06 | 分类号: | A01D41/06;A01D41/14;A01D4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张继巍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合 收获 机割台 | ||
1.一种联合收获机割台,包括架体(40)、设置在架体(40)前端的水平切割器(20)、布置在水平切割器(20)一侧的分禾器(10)、安装在架体(40)后部的割台搅龙(50)及与架体(40)相连的拨禾轮(30),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40)包括前端骨架(41)、与前端骨架(41)转动连接的后端骨架(42)、安装在前端骨架(41)底部的前液压支座(43)及安装在后端骨架(42)底部的后液压支座(44),以及推杆(45a)和缸体(45b)分别固定在前液压支座(43)和后液压支座(44)上的升降液压缸(45);
所述割台搅龙(50)横卧在后端骨架(42)中,且所述后端骨架(42)上安装有自动调节割台搅龙(50)间隙的割台搅龙间隙调节机构(60);所述割台搅龙间隙调节机构(60)包括两根对称安装在后端骨架(42)一侧面的导轨(61)、内衬在两根导轨(61)之间滑槽(61a)内的滑块(64)、分布在滑块(64)上方的上限位块(63)、分布在滑块(64)下方的下限位块(62)及通过定位销(65b)与滑块(64)前面销孔(64d)相连的拨指相位角调节块(65);上螺栓(66)的底端穿过上限位块(63)的上固定孔直至上螺栓(66)的底端插入至滑块(64)的上限位孔(64c)内,上螺栓(66)的上端通过上螺母(66b)与上限位块(63)固定,且上螺栓(66)位于上限位块(63)以下的位置上套有上调节弹簧(66a);下螺栓(67)的顶端穿过下限位块(62)的下固定孔直至下螺栓(67)的顶端插入至滑块(64)的下限位孔(64a)内,下螺栓(67)的下端通过下螺母(67b)与下限位块(62)固定,且下螺栓(67)位于下限位块(62)以上的位置上套有下调节弹簧(67a);所述割台搅龙(50)的非传动端轴固定于滑块(64)的轴孔(64b)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联合收获机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骨架(41)包括前端底板(41a)、设置在前端底板(41a)两侧的前端侧板(41b)及焊接在前端底板(41a)后端面且沿后端面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若干个前端套筒(41c);所述后端骨架(42)包括后端底板(42b)、设置在后端底板(42b)两侧的后端侧板(42a)及焊接在后端底板(42b)前端面且沿前端面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若干个后端套筒(42c);所述前端套筒(41c)和所述后端套筒(42c)交替同轴对合安装后,旋转轴(46)穿过前端套筒(41c)和后端套筒(42c)将所述前端底板(41a)和所述后端底板(42b)转动连接,且限位销(47)穿过旋转轴(46)的限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联合收获机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割台搅龙间隙调节机构(60)还包括对称分布在上螺栓(66)两侧的侧螺栓(68),两根所述侧螺栓(68)的底端分别依次穿过上限位块(63)的上通孔、滑块(64)的侧通孔(64e)及下限位块(62)的下通孔,且所述侧螺栓(68)的底端通过侧螺母(68b)与下限位块(62)固定;所述侧螺栓(68)上且位于滑块(64)上下位置处均套有减振弹簧(68a)。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联合收获机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指相位角调节块(65)上开有弧形滑道(65a),所述定位销(65b)穿过所述弧形滑道(65a)直至所述定位销(65b)顶尖插入所述滑块(64)的销孔(64d)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联合收获机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螺栓(66)上位于所述上调节弹簧(66a)上端位置处套有上弹簧调节环(66c),所述下螺栓(67)上位于所述下调节弹簧(67a)下端位置处套有下弹簧调节环(67c)。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联合收获机割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底板(41a)的后端底部与若干个所述前端套筒(41c)外周缘底部之间焊接有前筋板(41d);所述后端底板(42b)的前端底部与若干个所述后端套筒(42c)外周缘底部之间焊接有后筋板(42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412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确定秸秆还田条件下农作物所需化肥用量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采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