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消化器官发育的蛋雏鸡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4363.5 | 申请日: | 2017-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9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璘;刘敏跃;邵彩梅;郭耀棋;朱秋凤;金虎;曹岩峰;赵恒波;王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禾丰饲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50/75 | 分类号: | A23K50/75;A23K10/30;A23K20/163;A23K10/37;A23K20/147;A23K10/12;A23K10/22;A23K10/20;A23K20/158;A23K20/22;A23K20/26;A23K20/20;A23K20/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盛铭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617 | 代理人: | 韩剑峰 |
地址: | 13005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消化 器官 发育 雏鸡 饲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饲料组合物与饲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消化器官发育的蛋雏鸡饲料,并涉及该饲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蛋雏鸡饲料是蛋雏鸡0—6周龄阶段使用的饲料。
鸡的消化道生理结构组成包括:口咽、食管、嗉囊、腺胃、肌胃、小肠、盲肠、直肠和泄殖腔。雏鸡出壳后的7日龄内经历了从内源性营养(卵黄囊)过渡为外源性营养(饲料)的转变过程。消化过程从腺胃开始,腺胃上皮含有两个主要的腺体即能分泌黏液的管状腺和能分泌胃酸(盐酸)、胃蛋白酶的胃腺体。由于腺胃的体积小,食物在腺胃停留的时间较短,主要在肌胃中被胃液消化。小肠段是由十二指肠和分界不清的空肠、回肠组成。十二指肠围绕着胰腺,并与胰腺和肝管接通。肠上皮组织中富含有丰富的杯状细胞,能够分泌粘液防止肠黏膜被消化酶消化及食糜的物理磨损,尤其是十二指肠起始段粘液更浓,能抵抗胃中排入的酸性食糜。空肠形成许多肠袢,中部的卵黄憩室形成一小突起,是胚胎期卵黄囊柄的遗迹。雏鸡小肠粘膜的形态变化包括肠上皮的成熟,生长微绒毛和形成密集的隐窝。Geyra(2001)观察到雏鸡十二指肠和空肠的分化和肥大过程并不同时进行,空肠上皮的发育直到出壳后3天~6天内完成,十二指肠则进行到出壳后9天。从出壳前7天到雏鸡7日龄阶段,雏鸡小肠绒毛高度和周长大约增加了9~11倍,但回肠中绒毛增长的幅度要稍低于十二指肠和空肠。雏鸡出壳后各种肠上皮细胞的比例变化较大。出壳2天后分化的隐窝肠上皮细胞比例降低到了50%-60%,出壳6天后增殖的绒毛细胞比例降低到了10%-20%。出壳后48小时,隐窝内陷过程完成,通过分支和分裂方式增加绒毛数量,7日龄达到最大数量。消化器官的发育,刚刚出壳的雏鸡小肠生长发育非常迅速。出壳时占体重的3.8%,48h后占体重的8.9%,禁食的雏鸡小肠在48h后则占体重的4.5%,表明出壳后应适时开食,将有利于后期消化道的发育。研究表明:小肠各段以不同的速度发育,12日龄雏鸡小肠各段重量的增加要比其它器官的增长更为迅速,且重量的增长要大于长度的增加。6日龄时重量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6日龄时十二指肠的长度增长了近2倍,回肠、空肠的长度增长了近50%。
雏鸡在出壳后营养来源发生转变:从利用卵黄营养转变到利用饲料营养,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没有顺利转换,雏鸡就会出现生长受阻,甚至死亡。王和民等认为雏鸡约在4日龄或5日龄时已完全由利用卵黄囊营养转化为利用饲料营养,而7日龄以后随着消化系统发育的健全,开始消化和利用饲料营养。莫棣华等的研究结果表明:1~3日龄的营养完全来自于卵黄囊,5~7日龄是卵黄囊营养过渡为饲料营养的转变时期,8日龄以后的营养己完全来自饲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禾丰饲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春禾丰饲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43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鸡饲料
- 下一篇:一种提高蛋禽蛋品质的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