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鹰嘴豆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064534.4 申请日: 2017-02-04
公开(公告)号: CN106749490A 公开(公告)日: 2017-05-31
发明(设计)人: 王威;高华;刘小红;刘洋;石振艳;韩立春;刘坤 申请(专利权)人: 青岛大学
主分类号: C07J63/00 分类号: C07J63/00;C07H15/256;C07H1/08;A61K36/48;A61P3/06;A61P3/10;A61P15/00;A61P25/28;A61P19/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021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鹰嘴豆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一种鹰嘴豆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鹰嘴豆是野豌豆族(Vicieae)鹰嘴豆属(Cicer),学名Cicer arietinum Linn.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因其籽粒形状酷似脱毛后的鹰头或鸡头而得名,中文的别名有桃豆、鸡头豆、鸡碗豆、羊头豆、脑豆子等,新疆俗称诺胡提。起源于西亚、地中海沿岸和埃塞俄比亚,世界各洲均有种植,是世界上栽培面积较大的食用豆类之一,在豆科植物中居第三位,其中亚洲栽培面积最大,其次是非洲[肖克来提·木尼拉.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3,6(11):20.]。鹰嘴豆耐干旱、耐贫瘠、特别适合我国西北地区种植。我国新疆的鹰嘴豆资源主要有迪西和卡布里两种主要类型,卡布里类型粒大皮薄,主要供应高档市场;迪西类型粒小皮厚,主要供应中低档市场。鹰嘴豆不仅是一种十分珍贵的种质资源,而且属于高营养豆类植物,富含多种植物蛋白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粗纤维及钙、镁、铁等成份。鹰嘴豆因其独特的营养成分,不仅作为健康食品受到人们的青睐,而且鹰嘴豆在医学上也有广泛应用。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维吾尔分册》记载,长期食用鹰嘴豆对改善免疫功能、腰膝酸痛、食欲不振、病后体虚、糖尿病、高血脂及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均有良好的食疗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鹰嘴豆提取物具有:(1)降低血糖作用[凯塞尔·阿不都克热木,等. 中国中药杂志,2011,3(8):1405.];(2)降低血脂作用[何桂香,等. 中国临床康复,2005,9(7):80.];(3)防治雌激素缺失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和骨质疏松症[马海蓉,等.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1101414349.6];(4)预防老年痴呆作用[竺平晖.中草药,2011,42(5):969.];(5)抗肿瘤作用[Moon YJ. Pharm Res,2008,25(9):2158.];(6)抗病毒作用[Han EH. Arch Pharm Res,2006,29(7):570;Rice L. Prostate,2002,52(3):201;Johnson TL.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08,29(2):16.]。

迄今已从鹰嘴豆中分离鉴定化合物包括:黄酮类,鹰嘴豆芽素A(biochanin A)、芒柄花素(formononetin)、毛蕊异黄酮(calycosin)、染料木素(genistein)、芒柄花苷(ononin)、三叶豆紫檀苷(trifolirhizin)、印度黄檀苷(sissotrin)[Zhao SH,et al. Food Chem,2009,114:869.]、鹰嘴豆芽素A-7-O-β-D-吡喃葡萄糖糖(biochanin A-7-O-β-D-glucopyranoside)[谭永霞,等. 中国国中药杂志,2007,32(16):1650.];三萜类化合物大豆精醇(soyasapoginol A)、大豆皂苷Bb(sayasaponon Bb)、β-香树脂醇(β-amyrin)[李晓静,等.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0,25(3):188.]、3-羟基-齐墩果-12-烯(3-hydroxy-olean-12-ene)[谭永霞,等. 中国国中药杂志,2007,32(16):1650.]、22-[2,3-二氢-2,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基]-大豆皂苷βg[22-[2,3-hydro-2,5-dihydroxy-5-methyl-4H-pyran-4-one]-sayasaponon βg][Price KR,et al. J Sci Food Agric,1988,42:183.];甾醇类、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苷(Daucosterol)[Wu X,et al. Chin J Nat Med,2010,8(2):91.];尚分离鉴定了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腺苷(adenosine)、1-乙基-α-L-半乳糖苷(1-etheyl-α-L-galactoside)、蔗糖(sucrose)[陈玲芳,等. 亚太传统医药,2012,8(7):41]。经对现有技术文献检索,未见主要含有3β-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半乳糖基-22β,24-二羟基-齐墩果-12-烯的鹰嘴豆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的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45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