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压重组竹自动脱模、堆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5116.7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35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许斌;李延军;黄明法;梁星宇;王新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N3/22 | 分类号: | B27N3/22;B27N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组 自动 脱模 堆垛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冷压重组竹自动脱模、堆垛的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a)重组竹脱模;b)模具的提升和堆垛;c)重组竹竹方的截断、提升和堆垛。优点:1)提高了自动化程度,解决了人工搬运和卸模等繁琐且费力问题;2)通过气缸和PC机的联合作用,将方料上的盖板、模具以及方料分别通过提升装置来分类自动堆放,便于循环到前道工序重复使用;3)同时可在方料堆放前对其进行两端自动锯裁,然后再堆垛,减少工人从堆垛上取出后锯裁端头再堆放;4)达到减轻劳动强度以及减员增效目的,为冷压竹重组竹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冷压重组竹自动脱模、堆垛的方法,属木材工业中的人造板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重组竹(又称竹重组材、重竹)是在竹材层压板的基础上经过改进、提高而形成的结构及装饰用新型竹质人造板。重组竹的主要生产工序是将竹材去除竹青层后,再通过刨削竹黄、碾压加缝制成具有贯穿缝隙的特殊竹篾(也称竹束),经浸胶、干燥,冷压成型-热固化或热压机热压成型,生产出密度为1.0g/cm3及以上的竹重组材。所谓冷压成型-热固化法是指将浸胶后的竹束(碾压加缝竹篾)在钢制模具中常温高压模压成型,然后连同模具在高温窑中(温度120℃~135℃)固化而成,成型的板坯截面尺寸多数是140mm*152mm,此方法制成的重组竹通常简称为冷压重组竹。此方法在高温隧道窑中需经过11小时以上的热固化,具有投资少、产量大等优点,但存在竹束需要先干燥,然后浸胶再干燥,干燥后组坯、卸模、堆垛等繁琐工序,卸模、堆垛时由于钢模和方料的都达到100斤以上,人工来装卸,劳动强度大,且模具和方料粘在一起,人工搬运和卸模繁琐且费力,工人的劳动强度,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冷压重组竹自动脱模、堆垛的方法,其目的是在脱模线上对其进行延长改进,通过气缸和PC机的联合作用,将方料上的盖板、模具以及方料分别通过提升装置来分类自动堆放,以便于循环到前道工序重复使用,并在方料堆放前对其进行两端自动锯裁,然后再堆垛;达到减少人工、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冷压重组竹自动脱模、堆垛人的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a)重组竹脱模;
b)模具的提升和堆垛;
c)重组竹竹方的截断、提升和堆垛。
本发明的优点:竹类植物是地球上生长速度最快、繁殖最容易、成熟期最短的木本植物,是人类的环境友好材料,它具有一次造林成功,就可年年择伐、永续利用而不破坏生态环境的特点。冷压竹重组竹还可使毛竹等大径竹材的一次利用率从20%~50%提高至80%以上,采用通过气缸和PC机的联合作用,将方料上的铁盖板、模具以及方料分别通过提升机构来分类自动堆放,便于循环到前道工序重复使用,并在方料堆放前对其进行两端自动锯裁,然后再堆垛,减少工人从堆垛上取出后锯裁端头再堆放,达到减轻劳动强度以及减员增效目的,也为冷压竹重组竹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冷压重组竹自动脱模、堆垛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a)重组竹脱模;
b)模具的提升和堆垛;
c)重组竹竹方的截断、提升和堆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51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