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确定秸秆还田条件下农作物所需化肥用量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6622.8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77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周卫;艾超;梁国庆;何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确定 秸秆 还田 条件下 农作物 化肥 用量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秸秆还田条件下化肥施用量快速确定方法,该方法通过估算秸秆还田条件下农作物所需氮肥、磷肥、钾肥中任意一种、两种或三种的用量,可以在不进行秸秆养分含量测定和土壤测试条件下,只需根据作物种类、往年产量、籽粒磷钾移走比例和秸秆还田量,快速确定秸秆还田下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施用量。因此,本方法具有定量化、轻便化等优点,可操作性强,突破了以往秸秆还田中由于农民测试条件不具备造成不法精准施肥等问题,解决了秸秆还田下农民施用化肥的盲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肥料施用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确定秸秆还田条件下农作物所需化肥用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养分,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养分资源。我国秸秆年产量超过7亿吨,养分含量相当于全国化肥养分总量的25%。秸秆还田在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碳汇、丰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我国秸秆年生产总量大,但利用率不高,秸秆养分直接还田率在35%左右,其余大部分被直接露天焚烧或随意遗弃,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
目前,秸秆还田部分替代化肥是减少农业化肥用量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缺乏定量化、轻便化的秸秆还田技术,使得农业生产过程中秸秆还田盲目性很大。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施用过少易导致土壤碳氮比过高,土壤微生物与作物竞争氮营养,引起作物减产;氮肥施用过多易导致养分流失,引起面源污染,也造成作物养分的奢侈吸收。同时,我国农业生产复种指数高,两茬作物之间时间间隔短,如何在短时间内快速确定一定秸秆还田比例下化肥施用量是秸秆养分资源高效利用的关键所在。
中国发明专利CN105191537A、CN104982159A等均公开了秸秆还田的方法,但上述专利主要是针对玉米秸秆本身的处理方法,例如秸秆如何粉碎、如何掩埋等,不能根据不同作物秸秆类型、不同作物产量、不同秸秆还田比例等快速预估化肥的精确用量。然而,化肥与秸秆的合理配施是秸秆高效利用和作物健康生长的重要保障。
目前,本领域对上述问题并未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过往研究均未能充分考虑如何快速预估秸秆还田下氮肥、磷肥、钾肥的精准用量,未能根据作物种类和种植区域以及秸秆还田比例,提出长期稳定的秸秆养分定量替代化肥养分的适宜比例,导致秸秆还田后作物长势较差的现象时常发生。因此,亟需一种秸秆还田条件下化肥施用量的快速预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确定秸秆还田条件下农作物所需化肥用量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定量化、轻便化等优点,利用作物往年产量、肥料用量因子、秸秆还田比例、秸秆氮效应指数、秸秆氮残效指数等关键参数,在不进行实验室分析的条件下,快速、准确地预估秸秆还田下化肥的施用总量,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和秸秆还田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土壤肥力水平,是一种高效易行、适用广泛的环境保护性秸秆与化肥配施技术。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的秸秆还田条件下化肥施用量快速确定方法,包括对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磷肥、钾肥中任意一种、两种或三种化肥用量的估算。
本发明所述氮肥的用量是以N元素质量计,所述磷肥的用量是以P2O5的质量计,所述钾肥的用量是以K2O的质量计。
所述秸秆还田条件具体为:将农作物秸秆粉碎或切碎后直接还田,耕地后埋入土壤0-20cm深度。本发明所述秸秆还田比例是指:直接还田的秸秆重量与全部收获的作物秸秆重量的比值。
本发明所述农作物(简称作物)为小麦、玉米或水稻。所述玉米可具体为夏玉米或春玉米。所述水稻可具体为北方一季水稻、南方早稻、南方中稻或南方晚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66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稻智能高精准施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联合收获机割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