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适应多目标种群的窄深型仿自然鱼道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7209.3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9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娟;周赤;姜伯乐;江耀祖;周良景;朱世洪;吴英卓;刘志雄;黄明海;刘同宦;何勇;陈杨;陈辉;范敏;刘火箭;汪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B8/08 | 分类号: | E02B8/08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43001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应 多目标 种群 窄深型仿 自然 鱼道 | ||
1.一种能适应多目标种群的窄深型仿自然鱼道,其特征在于:鱼道结构为窄深型,包括边墙(1)、边坡(2)、池室(3)、主隔墩(4)、中高隔墩(5)、中低隔墩(6)、底部条形墩(7)、卵石或块石(8);两侧边墙(1)和边坡(2)呈左右对称布置,边坡(2)采用可透水材料制作;主隔墩(4)交错布置在边坡(2)两侧,两主隔墩(4)之间形成一个池室(3),主隔墩(4)的高度超出水面;中高隔墩(5)布置在主隔墩(4)对侧略靠下游侧,高度低于水面,宽度小于主隔墩(4),迎水面一侧为倒圆角;中低隔墩(6)布置在主隔墩(4)下游侧,高度低于中高隔墩(5),宽度和中高隔墩(5)相近,迎水及背水侧均倒圆角;底部条形墩(7)位于最底部,布置在主隔墩(4)收缩卡口及池室(3)中。
2.如权利要求1能适应多目标种群的窄深型仿自然鱼道,其特征在于:边坡(2)以及各隔墩表面铺有卵石或块石(8)。
3.如权利要求1能适应多目标种群的窄深型仿自然鱼道,其特征在于:鱼道结构的宽深比<5。
4.如权利要求1能适应多目标种群的窄深型仿自然鱼道,其特征在于:边坡(2)采用透水较好的钢筋石笼搭建。
5.如权利要求1能适应多目标种群的窄深型仿自然鱼道,其特征在于:底部条形墩(7)在主隔墩(4)前后各布置1条,正对主隔墩(4)布置1条,池室(3)内布置3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72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