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围堰吸泥下沉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7895.4 | 申请日: | 201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14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涛;张强;张义君;梅人俊;吴胜红;周川岭;周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杨春 |
地址: | 6111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围堰 下沉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围堰吸泥下沉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桥梁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许多水下基础施工问题也变的越来越重要。伴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施工经验的不断积累,水下基础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着,从沉井、沉箱技术到桩基础、管柱基础、钢板桩围堰技术的应用等,后来又出现的双承台钢管桩基础等,这些技术都相应的解决了一些水下基础施工的一些问题,而桥梁基础双壁钢围堰施工技术作为水下施工的一种新技术,在近些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有的围堰吸泥下沉技术进度仍然较慢,以至于施工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双壁钢围堰吸泥下沉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围堰吸泥下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空气吸泥机吸泥,空气吸泥机的吸泥口位于基坑内,在吸泥的过程中向吸泥口处高压射水,在吸泥的过程中,基坑内的围堰逐渐下沉;
2)在围堰下沉的过程中根据围堰位移和倾斜情况调整空气吸泥机在基坑内的吸泥位置,以保证围堰在允许范围内稳定的下沉;
3)在吸泥过程中时刻观察围堰内、外水位差,并随时补水,保证水位差足够小,避免大的翻砂;
4)随着围堰入水深度的增加,适当调整围堰的拉缆受力状态,使围堰始终保持垂直;
5)在围堰下沉过程中,安排潜水员对围堰刃脚的土质情况进行监测,如遇孤石或岩层地质,则进行局部水下松动爆破;
6)在围堰下沉到位后,解除围堰上的拉缆。
进一步地,在对孤石或岩层地质进行爆破前,应将围堰内的水向外抽出一部分,使围堰上浮一定距离,减小爆破对围堰的影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能够加快围堰下沉施工进度,整体上节约了施工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金沙江某处河床底为卵石土和粉沙质粘土,金沙江水流湍急,基坑开挖后,再围堰拼装过程,基坑中有部分回流沉淀层出现,导致基坑深度不够,围堰着床后需采用吸泥法进行局部清理基坑底部,确保围堰下沉到设计标高。
采用空气吸泥机将基坑内的泥吸出,在吸泥的过程中,向空气吸泥机的吸泥管口高压射水,基坑内的围堰逐渐下沉;
在围堰下沉的过程中,围堰多次发生倾斜,在多次调整基坑内的吸泥位置后,围堰在允许速度范围内稳定下沉;
通过补水连通器向围堰内自流补水,从而围堰内、外水位差值始终在允许范围内,整个过程中没有出现大的翻砂;
在围堰入水深度增加的过程中,多次对围堰的拉缆受力状态进行了适当调整,围堰一直保持垂直下沉;
在围堰下沉过程中,我们安排了潜水员对围堰刃脚的土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发现了孤石和岩层地质,之后将围堰内的水向外抽出一部分,使围堰上浮了一定距离,然后进行局部水下松动爆破,再爆破过程中围堰基本没有受到影响;
在围堰下沉到位后,解除了围堰上的拉缆。
在围堰吸泥下沉的过程中所采用到硬件设备规格如下:
空气吸泥机的吸泥管采用Φ219mm钢管制作,吸泥机采用了4台离心泵吸泥,吸泥管端部设有高压水管和供气管,配备了一台20m3/min的空压机供气,高压水管选用Φ60mm*3.5mm的钢管,围堰壁水面下设置2个Φ600mm补水连通器进行自流补水。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78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围堰施工方法
- 下一篇:人工挖孔桩的孔壁渗水排除装置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