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联系人分组处理方法、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7998.0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3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仇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2745 | 分类号: | H04M1/2745;H04M1/7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联系人 分组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联系人分组处理方法及装置。本发明移动终端联系人分组处理方法,包括:移动终端的通话应用接收到与通话对端用户结束通话的操作指令后,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显示联系人管理界面;所述联系人管理界面至少包括所述通话对端用户的电话号码,以及待选的分组信息;所述移动终端获取为所述通话对端用户在所述待选的分组信息中所选择的目标分组信息;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目标分组信息存储在所述移动终端的电话本应用中与所述通话对端用户对应的联系人记录中。本发明实施例对联系人分组处理操作更简单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联系人分组处理方法、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通信工具。通话应用是手机的基本功能,而且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话本应用也已经成为手机的基本功能之一。用户通过电话本应用对联系人进行存储和管理,并通过通话应用实现与被叫用户的无线通信。随着手机内存空间的不断扩容,手机中可以存储的联系人数量也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对数量较多的联系人进行管理,在电话本应用中增加了联系人分组或分级功能,即将联系人按照用户的需求进行分类管理。
现有技术中,手机的使用者与一个联系人进行通话后,若需要对该联系人的分组进行更新,例如需要将某个联系人划分到一个特定的分组(例如同学分组)中,或需要进行分组切换时(例如从同学分组切换到朋友分组),一般操作过程包括,首先关闭通话应用,并在桌面中点开电话本应用,进入电话本应用后找到该联系人的记录再进行如上需求的操作。由此可知,上述操作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联系人分组处理方法及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对联系人分组处理操作繁琐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对联系人进行分组的处理方法,包括:移动终端的通话应用接收到与通话对端用户结束通话的操作指令后,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显示联系人管理界面;所述联系人管理界面至少包括所述通话对端用户的电话号码,以及待选的分组信息;所述移动终端获取为所 述通话对端用户在所述待选的分组信息中所选择的目标分组信息;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目标分组信息存储在所述移动终端的电话本应用中与所述通话对端用户对应的联系人记录中。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目标分组信息存储在所述移动终端的电话本应用中与所述通话对端用户对应的联系人记录中,包括:若所述电话本应用中存储有与所述通话对端用户对应的联系人记录,则利用所述目标分组信息更新所述联系人记录;若所述电话本应用中不存储有与所述通话对端用户对应的联系人记录,则在所述电话本应用中新建一个联系人记录,所述联系人记录包括所述通话对端用户的电话号码,以及所述目标分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在显示屏上显示联系人管理界面后,所述移动终端接收到取消设置的操作指令,则退出所述通话应用。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对联系人进行分组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模块,用于在通话应用接收到与通话对端用户结束通话的操作指令后,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屏上显示联系人管理界面;所述联系人管理界面至少包括所述通话对端用户的电话号码,以及待选的分组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为所述通话对端用户在所述待选的分组信息中所选择的目标分组信息;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分组信息存储在所述移动终端的电话本应用中与所述通话对端用户对应的联系人记录中。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存储模块包括:第一单元,用于若所述电话本应用中存储有与所述通话对端用户对应的联系人记录,则利用所述目标分组信息更新所述联系人记录;第二单元,用于若所述电话本应用中不存储有与所述通话对端用户对应的联系人记录,则在所述电话本应用中新建一个联系人记录,所述联系人记录包括所述通话对端用户的电话号码,以及所述目标分组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79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