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与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8316.8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0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尚川(北京)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村镇 生活 污水处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与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96%的村镇没有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系统。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越来越大。大量村镇生活污水随意排放造成农村水体的严重污染,对周边环境构成不利影响,威胁周边群众饮水安全。
目前,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种类比较多,如A2/O工艺、膜生物反应器(MBR)、生物流化床、间歇式污水处理工艺(SBR)、人工湿地等。而针对农村污水排放的特点,所选择的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不仅需要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还要保证建设成本、运行维护成本低廉。
综上可知,如何设置一种高效、低能耗、低成本、便于运行维护管理的村镇污水处理装置及相关方法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与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村镇生活污水处理高效、能耗低、成本低且便于维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预处理子系统、循环生物滤池子系统和土地渗滤子系统;所述预处理子系统的出口与所述循环生物滤池子系统的入口相连,所述循环生物滤池子系统的出口与所述土地渗滤子系统的入口相连。
优选地,所述预处理子系统包括化粪池和提篮格栅井,所述化粪池和所述提篮格栅井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循环生物滤池子系统包括进水池、调节池和砂滤池,所述砂滤池连接在所述进水池与所述调节池之间。所述进水池设置与所述提篮格栅井相连的进水池进水口、与所述调节池相连的进水池回水口和与所述砂滤池相连的进水池出口。所述调节池设置有净化水出口、与所述进水池相连的调节出水口和所述砂滤池相连的调节池回水口。所述进水池出口与所述砂滤池的入口连通,所述调节池回水口与所述砂滤池的出口连通,所述净化水出口与所述土地渗滤子系统的入口相连。
优选地,所述净化水出口设置潜水泵,所述进水池出口设置回流泵。
优选地,所述进水池回水口与所述调节出水口之间设有止回阀。
优选地,所述调节池内设置竖隔板,保证经所述止回阀流入所述进水池的水量以形成持续循环,防止从所述砂滤池进入调节池的水直接经净化水出口流出。
优选地,所述砂滤池顶部设有用于均匀地将污水分布到所述砂滤池的表层的布水器,所述砂滤池的底部设有用于收集经过砂滤处理后的水的集水器。
优选地,所述砂滤池从上到下依次设布水层、过滤层和承托层,所述布水层由粒径较大的砾石及布水器构成;所述过滤层由较细的砂砾构成;所述承托层由较大的砾石构成。
优选地,所述土地渗滤子系统包括若干个水平埋入土层的渗滤管道,所述渗滤管道下方为不少于1.2m厚的土层包气带,所述渗滤管道的上方覆盖土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污水首先进入预处理子系统的化粪池中,经过所述化粪池处理后的污水自流至所述预处理子系统的提篮格栅井;
2)、经步骤1)处理得到的污水自流入循环生物滤池子系统的进水池里,并与处理后的循环水混合稀释,由回流泵抽送至所述循环生物滤池子系统的砂滤池中;
3)、在所述砂滤池中通过布水器均匀地将污水分布到所述砂滤池表层,经过砂滤处理后的水在所述砂滤池底部由集水器收集,依靠重力作用流入调节池中,所述调节池中的水能通过止回阀流入进水池中,如此循环,所述调节池以6~8的稀释倍数对污水进行稀释,所述循环生物滤池子系统以5~7倍的循环比对污水进行多次处理;
4)、经步骤3)得到的出水通过潜水泵提升至土地渗滤子系统进行深度处理,得到处理后的排放水。
优选地,所述循环生物滤池子系统为间歇布水,布水周期为间隔25min布水5min。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将预处理子系统、循环生物滤池(WRBF)及土地渗滤子系统进行耦合来处理村镇生活污水,具有以下优势:
1、能够应对村镇生活污水水量不稳定的情况,使污水处理的运行稳定,且处理效率高;
2、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后期维护,投资少,运行费用及能耗低;
3、整个污水处理装置的占地面积小,生态效果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尚川(北京)水务有限公司,未经尚川(北京)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83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