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致变色镜片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8396.7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3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全真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C09D7/12;C09D133/14;G02B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 镜片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致变色镜片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光致变色镜片具有使用寿命短,表面硬度不高等性能上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光致变色镜片,它能够提高其耐候性、耐热性和镜片表面硬度等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致变色镜片,它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光学基片、光致变色层和保护层;其中,形成光致变色层的光致变色涂料中含有的组分和各组分重量百分比如下:光致变色化合物:3~10%;其余为聚氨酯树脂,总计100%。
进一步,所述聚氨酯树脂主要由多异氰酸酯交联剂和多元醇反应得到,并且形成光致变色层的光致变色涂料含有的组分和各组分重量百分比具体如下:
光致变色化合物:3~10%;
多异氰酸酯交联剂:20%~30%;
多元醇:25%~32.5%;
溶剂:20%~30%;
其余为添加剂,总计100%。
进一步,所述添加剂中含有热引发剂和/或阻聚剂和/或催化剂和/或抗氧化剂和/或流平剂和/或附着力促进剂和/或受阻胺光稳定剂和/或热稳定剂。
进一步,所述多元醇为丙烯酸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形成光致变色层的光致变色涂料含有的组分和各组分重量百分比具体如下:
光致变色化合物:3%;
多异氰酸酯交联剂:30%;
多元醇:32.5%;
溶剂:30%;
催化剂:1%
抗氧化剂:1%
流平剂:0.5%
附着力促进剂:2%;
其中,多元醇为丙烯酸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和聚碳酸酯多元醇的混合物,丙烯酸多元醇为5%,聚醚多元醇为8.5%,聚碳酸酯多元醇为19%。
进一步,形成保护层的保护层涂料由丙烯酸树脂涂料制备而成。
进一步,丙烯酸树脂涂料含有的组分和各组分重量百分比如下:
丙烯酸四氢呋喃酯:15%;
氨基甲酸酯:13%;
环氧丙烯酸酯:10%;
双酚A甲基丙烯酸酯:21%;
磷酸酯甲基丙烯酸酯:11%;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20%;
光引发剂:9%;
流平剂:1%。
进一步,所述光引发剂由3%的184光引发剂、3%的819光引发剂、3%的1173光引发剂混合而成。
进一步,所述光致变色化合物为螺噁嗪、苯并噁嗪、螺吡喃和俘精酸酐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致变色镜片的制备方法,方法的步骤中含有:
(a)提供一光学基片;
(b)将制备得到的光致变色涂料涂布在光学基片上,然后将涂布完的光学基片进行固化,从而在光学基片上形成光致变色层;其中,光致变色涂料的涂层厚度控制在5~20μm;
(c)将制备得到的保护层涂料涂布在光致变色层上,然后将涂布完的光学基片进行固化,从而在光致变色层上形成保护层;其中,保护层涂料的涂层厚度控制在5~20μm。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经过测试,本发明制备的光致变色镜片的耐候性、耐热性和镜片表面硬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光致变色镜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光致变色镜片,它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光学基片1、光致变色层2和保护层3;
形成光致变色层2的光致变色涂料含有的组分和各组分重量百分比具体如下:
光致变色化合物:3%;
多异氰酸酯交联剂:30%;
多元醇:32.5%;
溶剂:30%;
其余为添加剂;在本实施例中,添加剂中具有:
催化剂:1%
抗氧化剂:1%
流平剂:0.5%
附着力促进剂:2%;当然,添加剂可以在热引发剂、阻聚剂、催化剂、抗氧化剂、流平剂、附着力促进剂、受阻胺光稳定剂和热稳定剂中任意选择。
其中,多元醇具体为丙烯酸多元醇、聚醚多元醇和聚碳酸酯多元醇的混合物,丙烯酸多元醇为5%,聚醚多元醇为8.5%,聚碳酸酯多元醇为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全真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全真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83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