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摘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8590.5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7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黄德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腾逸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6/00 | 分类号: | A01D46/00;A01D46/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山市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摘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摘器,包括具有固定部和作业部的主体,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一绑带,所述作业部连接在固定部的前端,所述作业部的下端往下延伸有斜板,一锯条可往复移动地滑动连接在作业部内,锯条的末端从作业部伸出并且与斜板之间形成倒V型结构,作业部内部还设有曲柄,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曲柄和锯条连接,所述固定部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曲柄连接,电机与电池连接,电池上设有第二绑带,所述导线上还设置有开关;还包括设置有长管道的收集袋,管道的开口处设有两个指套。本发明采用穿戴式的设计,用左手或右手即能将采摘器穿上并进行采摘作业,切割后的槟榔果可同时落入收集袋中,一次性实现从切割到装袋的作业,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摘器,具体是一种用于采摘槟榔果的采摘器。
背景技术
采摘槟榔果时,需要将槟榔果与枝茎分离。由于要保留槟榔果头部帽子状的果蒂,而果蒂与槟榔果本身又比较容易断开,采摘时难度较大。现有的采摘方法是人工用手拧断或用剪刀剪断,再将槟榔果装进袋子里,显得比较麻烦,而且容易受工人体能影响,采摘速度随时间快速下降,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能自动割断枝茎并且装袋方便的槟榔果采摘器。
本发明解决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采摘器,包括具有固定部和作业部的主体,所述固定部为半圆筒状并且其内部大小可与拇指基本配合,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一绑带,所述作业部固定连接在固定部的前端并且与固定部垂直,所述作业部的下端往下延伸有斜板,一锯条可往复移动地滑动连接在作业部内部,所述锯条的末端从作业部的下端伸出,该锯条的锯齿与斜板的斜边相对并且两者之间形成倒V型结构,所述作业部内部还设置有曲柄,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曲柄和锯条连接,所述固定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延伸至作业部内部并且与曲柄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通过导线与电池连接,所述电池上设置有第二绑带,所述导线上还设置有开关;还包括收集袋,所述收集袋上设置有连通收集袋内部的柔性长管道,所述管道的开口处并排设置有两个绕管道圆周方向的指套。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半圆筒状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层胶垫,所述胶垫在半圆筒开口处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对称的凸块。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固定部的上端上还一体设置有套筒,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该套筒伸至作业部内部。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收集袋的侧面设置有拉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在使用时,将固定部套在拇指上并绑住,无名指和尾指插进管道的指套内,电池绑在前臂上。打开开关后在曲柄的带动下,锯条往复运动做切割动作,食指和中指伸到需要采摘的槟榔果下面并与掌心一起握住槟榔果,拇指操控锯齿与斜板形成的倒V型对准槟榔果头部的枝茎,再做下压动作,这时锯条会将枝茎切断,食指和中指松开后槟榔果顺势滑入无名指和尾指处的管道的开口,从管道落入收集袋内部,完成一个采集动作。本发明采用电动锯条来切割枝茎,切割后的槟榔果可同时落入收集袋中,一次性实现从切割到装袋的动作,相对现有的方式,更为省力方便,受人工体能影响也更小,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体的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发明创造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腾逸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腾逸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85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联合收获机割台
- 下一篇:一种诱导火龙果反季节成花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