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变速角度感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9227.5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45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母学智;张桂荣;简吉明;张重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微转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25/08 | 分类号: | B62M25/08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郑特强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变速 角度 感应 结构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子变速角度感应结构,其包括一转辙单元、一驱动单元与一感应单元。转辙单元具有一连杆机构。驱动单元定位于转辙单元上;驱动单元定义一动力传输路径、与动力传输路径之外的一非动力传输路径;驱动单元沿动力传输路径输出动力,以驱使连杆机构产生动作,且驱动单元于动力传输路径上具有一蜗轮。感应单元连接驱动单元、且位于非动力传输路径;感应单元包括与该动力输出轴同步转动的一感测齿轮、以及一传感组件检测感测齿轮的转动角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的拨链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高解析度的电子变速角度感应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拨链器通常具有相当小的运动范围,为了更能及时的因应路况,更精确地确认拨链器的位置,自行车业界对拨链机构的电控精确度越来越要求,例如,中国台湾专利申请第I247711号“自行车电拨链器”直接将一数位感测器设在马达21输出轴上,但马达21输出轴直接产生的驱动力尚须通过减速齿轮组件22后输出一真正驱动力,再由真正驱动力计算拨链器的移动位置。换句话说,马达21输出动力与真正驱动力间属于降转速的关系,从马达21的输出动力到拨链器的移动位置,需经特定换算而非直接测得的绝对位置,且拨链器所需求的转数与角度均将低于数位感测器所检测的转数与角度,将使减速齿轮组件22作功较多,不仅容易产生磨耗、且降转速换算的转数与角度,其解析度较低。
美国专利申请第US5480356号“Speed Change Device for Bicycles”提供一马达21整合一减速齿轮来驱动螺杆、以及一编码器32可检测螺杆的转角,然而此设计将使每个档次之间仅差距约7~8度,相对需选择公差小、精度高的检测器,制作成本相对高。
中国专利申请第CN100372730C号“自行车部件的齿轮减速设备”,则是为方便拆卸维修,将减速机构与位置传感器整合为单一装置,同样未对解析度的提高有所著墨。
因此,业界亟待能够提出一种兼顾高精度与较低成本的角度感应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变速角度感应结构,能兼顾高精度与低成本。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变速角度感应结构,包括一转辙单元、一驱动单元以及一感应单元。转辙单元具有一连杆机构。驱动单元设于转辙单元上;驱动单元定义一动力传输路径,并沿动力传输路径输出动力,驱使连杆机构产生移动;驱动单元于动力传输路径上至少包括一动力输出轴。感应单元连接至驱动单元,,且该感应单元位于该动力传输路径之外;该感应单元包含与该动力输出轴同步转动的一感测齿轮,以及一传感组件,以检测该感测齿轮的转动角度。
通过前述结构,感应单元设置在动力传输路径以外,能够使解析度进一步提高,同时降低减低磨耗的机会,并得以兼顾成本,达到迅速变速、精准微调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子变速角度感应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子变速角度感应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中驱动单元与感应单元另一角度的示意图;以及
图4为本发明的电子变速角度感应结构的方块图。
【符号说明】
转辙单元 10
基座 11 连杆机构 12
驱动单元 20
马达 21 减速齿轮组件 22
蜗杆 23 蜗轮 24
动力输出轴 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微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微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92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