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金属催化剂及其在苯乙烯选择性氧化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9288.1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3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徐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28 | 分类号: | B01J23/28;C07D301/06;C07D303/04;C07C45/36;C07C47/5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1004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乙烯选择性 复合金属催化剂 氧化剂 氧气 碳酸盐 应用 催化氧化反应 二氧化硅载体 氨气 焙烧 浸渍 催化剂制备 安全环保 苯乙烯 溶解氧 无溶剂 钼酸铵 溶剂 鼓泡 水中 逸出 制备 离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金属催化剂,用于苯乙烯选择性氧化。其由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钼酸铵与碳酸盐溶于去离子水中,20‑90℃下反应直至没有氨气逸出,然后加入二氧化硅载体进行浸渍,静置8~24h后,再进行干燥、焙烧,即得。应用于苯乙烯选择性氧化时,以氧气或空气为氧化剂,通过鼓泡的方式通入反应体系中,在复合金属催化剂的作用下,苯乙烯与溶解氧进行催化氧化反应。该催化剂制备简单,价廉易得,应用于苯乙烯选择性氧化时,氧化剂为氧气,安全环保,不需采用溶剂,无溶剂带来的分离困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金属催化剂,应用于苯乙烯选择性氧化,属于烯烃选择性氧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苯甲醛俗称苦杏仁油,是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液体,具有苦杏仁的气味。在食品、化妆品、医药及肥皂中用作香料,苯甲醛是工业最重要的芳香醛,其用途广泛,主要用于生产桂酸、月桂醛和品绿等,也是苯甲醇、苯胺、苯甲酮和杀虫剂最基本的原料,是合成某些医药产品、塑料添加剂的最基本原料。由于苯甲醛具有独特的甜味、芳香味和杏仁气味,因此也是合成香精香料的一种重要中间体。环氧苯乙烷可作为环氧树脂的稀释剂、UV-吸收剂、增香剂,也是有机合成、制药、香料工业的重要中间体,例如环氧苯乙烷加氢制得的β-苯乙醇是玫瑰油、丁香油、橙花油的主要成分,并且广泛用于配制食品、烟草、肥皂及化妆品香精。
苯甲醛和环氧苯乙烷都可以通过催化氧化苯乙烯得到,例如:CN102580772公开了一种球形V-MCM-48催化剂,采用该催化剂以过氧化氢选择氧化苯乙烯,获得了高的苯乙烯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通过调节反应液的pH,改变反应产物苯甲醛及环氧苯乙烷的收率比。但该工艺中溶液pH值的调整会带来油水分离的问题,且该方法采用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存在一定安全风险。
CN101531576公开了一种由苯乙烯催化氧化制备苯甲醛的方法,以苯乙烯为反应物,以直径小于等于5nm的金纳米线为催化剂,在甲苯溶剂存在条件下,在常压氧气气氛中于80~100℃反应20~48h,反应结束后冷却、分离即得苯甲醛。该催化剂采用纳米催化剂,在工业放大时会遇到困难,且采用了甲苯溶剂,溶剂需要回收利用。
CN101885672公开了一种催化氧化苯乙烯制备苯甲醛的方法,以铁铂(FePt)纳米线为催化剂以甲苯、二氧六环、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乙腈或氯仿中的一种为溶剂,在氧气气氛中,在常压下,于50~90℃反应3~32h,反应结束后冷却、分离得到苯甲醛。
CN101306986公开了一种由苯乙烯催化氧化制备苯甲醛的方法,向反应容器中分别加入原料苯乙烯、过氧化氢或过氧乙酸,以含杂原子的SBA-15分子筛为催化剂,在溶剂中于40~120℃下恒温反应1~15h,反应结束后冷却、分离即得苯甲醛成品。
CN102757406公开了一种苯乙烯环氧化制备环氧苯乙烷的方法。该方法在钛硅分子筛与树脂复合改性催化剂存在下,以酮为溶剂,苯乙烯与双氧水进行环氧化反应生成环氧苯乙烷。该方法中需要用到价格较贵的钛硅分子筛,且氧化剂为安全性不高的双氧水。
CN101972665公开了一种苯乙烯环氧化催化剂,采用氨基功能化的介孔分子筛SBA-15离子吸附Co2+制备而成。将苯乙烯、催化剂和溶剂加入搅拌釜中,然后通入氧气或空气,在搅拌和反应温度下反应,然后经过过滤,分离出固体催化剂,液体通过精馏分离出环氧苯乙烷、溶剂以及其他副产品。该专利中催化剂的制备较为繁琐,且后续牵涉到催化剂与反应体系的液固分离,体系处理步骤增多。
CN103788023公开了一种苯乙烯氧化制环氧苯乙烷的新方法,以H2O2为氧源,应用反应控制相转移催化体系,以甲苯、磷酸三丁酯、乙腈、二氯乙烷、乙酸乙酯其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作为溶剂,以乙二胺四乙酸(EDTA)作为助剂以及稳定剂。该方法实际操作过程中需增加EDTA的检测以及分离控制,给系统操作带来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92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