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碳合成恶草酮等1;3;4-噁二唑-2-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0353.2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65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珍;郭春晓;张宁;吕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71/113 | 分类号: | C07D271/113;C07D413/04 |
代理公司: | 21200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梅洪玉;侯明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碳 合成 恶草酮 噁二唑 酮类 化合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合成恶草酮等1,3,4‑噁二唑‑2‑酮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是在高压釜中加入酰卤腙原料和溶剂,以碱和添加剂为促进剂,通入二氧化碳,在0~70摄氏度搅拌反应6~24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缓慢释放未反应的二氧化碳,反应液加水稀释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浓缩得粗产品,经柱层析纯化得到1,3,4‑噁二唑‑2‑酮类化合物。本发明使用二氧化碳替代传统的光气和一氧化碳,操作安全简单,毒性低,对环境友好,反应原料和试剂简单易得,反应底物类型普适性广,后处理过程简单,目标产物收率高,有利于工业生产,在农药、医药及天然产物合成中具有广泛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二氧化碳合成恶草酮等1,3,4-噁二唑-2-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涉及农药、医药化工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1,3,4-噁二唑-2-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生理活性的含氮氧杂环化合物,广泛用于农药如除草剂,医药如钙离子通道扩张剂、酶抑制剂,杀菌剂等。其中恶草酮(5-叔丁基-3-(2,4-二氯-5-异丙氧苯基)-1,3,4-噁二唑啉-2-酮)是一种目前广泛使用的选择性触杀型除草剂。此外1,3,4-噁二唑-2-酮类化合物还是一类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在生产吡蚜酮等商品化农药中有着重要用途。因此,1,3,4-噁二唑-2-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一直备受关注。
1,3,4-噁二唑-2-酮类化合物的传统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光气法,双光气法,氯甲酸甲酯法。这些方法毒性高,操作危险,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Mazouz,F.;Gueddari,S.;Burstein,C.;Mansuy,D.;Milcent,R.J.Med.Chem.1993,36,1157;Mazouz,F.;Lebreton,L.;Milcent,R.;Burstein,C.Eur.J.Med.Chem.1990,25,659-671)。
近年来,一氧化碳为羰源的钯催化酰肼氧化羰基化反应作为替代光气法合成1,3,4-噁二唑-2-酮类化合物的方法被报道(Wang,Y.;Meng,X.;Yang,Y.;Zhang,L.;Guo,S.;Tang,D.;Li,Y.;Chen,B.Chem Commun,2015,51,1905-1907;Ji,F.;Li,X.;Guo,W.;Wu,W.;Jiang,H.J.Org.Chem.2015,80,5713-5718.)。但此类方法需要使用昂贵的过渡金属催化剂,易燃易爆的一氧化碳和大量的氧化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合成恶草酮等1,3,4-噁二唑-2-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此方法不需要使用过渡金属催化剂,反应原料和试剂简单易得,反应底物 类型普适性广,后处理过程简单,目标产物收率高。
本发明的原料是以二氧化碳和酰卤腙在碱的促进下,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1,3,4-噁二唑-2-酮类化合物,该方法使用二氧化碳替代光气或一氧化碳,操作安全简单,毒性低,对环境友好,在恶草酮等系列农药、医药及天然产物合成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二氧化碳合成恶草酮等1,3,4-噁二唑-2-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在高压釜中加入酰卤腙原料和溶剂,以碱和添加剂为促进剂,通入二氧化碳,在0~70摄氏度搅拌反应6~24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缓慢释放未反应完的二氧化碳,反应液加水稀释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减压浓缩得粗产品,经柱层析纯化可得到恶草酮等1,3,4-噁二唑-2-酮类化合物;
上述反应如下式所示:
其中,R1是苯基、对氟苯基、对氯苯基、对溴苯基、对甲基苯基、对甲氧基苯基、对苄氧苯基、对叔丁基苯基、2-萘基、2-呋喃基、2-噻吩基、甲基、乙基、环丙烷基或叔丁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03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