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最优距径比的小口径钻孔组合抗滑桩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1383.5 | 申请日: | 201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94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石胜伟;蔡强;李乾坤;韩新强;梁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夏艳 |
地址: | 61008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最优 小口径 钻孔 组合 抗滑桩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基于最优距径比的小口径钻孔组合抗滑桩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最优距径比的小口径钻孔组合抗滑桩设计方法对滑坡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勘查,确定小口径组合抗滑桩布置位置,岩土体参数,计算剩余下滑力,设定钻孔组合抗滑桩的直径;根据滑坡岩土体性质计算形成土拱效应的最优距径比,确定单桩之间的间距和排数;
所述根据滑坡岩土体性质计算形成土拱效应的最优距径比,确定单桩之间的间距和排数具体包括:
S2:设定小口径钻孔抗滑桩直径d,利用数值模拟法,根据滑坡岩土体性质计算最优距径比δ,根据L=d×δ确定小口径钻孔组合抗滑桩单桩间距L;根据滑体厚度确定滑面以上桩长h,根据传统抗滑桩设计经验,确定小口径抗滑桩锚固段长度为h/3;
S3:根据:
计算单桩荷载, 式中:p为滑坡剩余下滑力;k为桩体计算宽度影响系数,取值为1~3;τ为桩土复合体抗剪应力;γ为桩土复合体重度;φ为土体内摩擦角;τ2由下式计算,
其中kf抗滑土体安全系数;
S4:校核小口径桩单桩承载能力
S5:若Qmax≥Q′,则设计满足要求,设计完成;
S6:若Qmax<Q′,则单桩承载力不足,此时应返回S2步骤,重新设定小口径桩直径,重复S2-S4步骤,直至单桩承载力满足荷载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138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边坡植被生态恢复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边坡治理的稳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