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声波空气清洗机及其清洗空气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072367.8 申请日: 2017-02-09
公开(公告)号: CN108413482A 公开(公告)日: 2018-08-17
发明(设计)人: 沈佳宜;商怀超;陈文杰;陈泽华;钱佳豪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健康医学院
主分类号: F24F1/00 分类号: F24F1/00;F24F3/14;F24F3/16;F24F11/00;F24F13/2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01318 上海市浦东新***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水箱 超声波发生器 水位传感器 分配器 气泵 进气口 超声波空气 空气过滤器 清洗空气 微控制器 进气管 清洗机 传感器 空气净化设备 传感器安装 电气连接 气过滤器 气体管道 室内空气 排气口 上端面 重金属 伸入 水中 微生物 侧面
【说明书】:

发明属于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波空气清洗机及其清洗空气的方法,包括空气过滤器、气泵、分配器、进气管、气泡盘、水箱、超声波发生器、水位传感器、PM2.5传感器和微控制器,所述PM2.5传感器安装在气过滤器进气口处,该空气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气泵的进气口处,该气泵的排气口通过气体管道与分配器连接,该分配器通过进气管从水箱的一侧的上端面伸入且与设置在水箱内底部的气泡盘连接,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安装在水箱的侧面,所述水位传感器安装在水箱的水中,所述超声波发生器、水位传感器、PM2.5传感器分别与设置在水箱外的微控制器电气连接。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清除室内空气中的PM2.5颗粒,消除有毒物质、重金属、微生物的载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声波空气清洗机及其清洗空气的方法。

背景技术

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雾霾常见于城市。中国不少地区将雾并入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2014年1月4日,国家首次将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雾霾成为空气污染的新特征,PM2.5是引起污染空气的最主要元凶,PM2.5指空气中直径≤2.5μm的悬浮状固态颗粒,PM2.5颗粒直径小、不易自然沉降、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例如,重金属、微生物等),能穿透细胞,进入血液,易在肺内沉积,可引起体内广泛的炎性反应,导致机体氧化失衡,损害呼吸、心脑血管、血液等多个系统。

室外大气污染的治理极为复杂,而室内空气的净化相对简单,主要依靠空气净化器来实现。目前,市场中空气净化器种类繁多,但大多数以去除可吸入颗粒物为主要功能的空气净化器是针对去除PM10设计的,对PM2.5没有针对性,对PM2.5的消除效果不够理想。目前空气中颗粒物去除技术主要有机械过滤、吸附、静电除尘、负离子和等离子体法等。机械过滤一般主要通过以下3种方式捕获微粒:直接拦截,惯性碰撞,布朗扩散机理,其对细小颗粒物收集效果好但风阻大,为了获得高的净化效率,滤芯需要致密并定期更换。吸附是利用材料的大表面积及多孔结构捕获颗粒污染物,很容易堵塞,用于气体污染物去除效果更显著;静电除尘是利用高压静电场使气体电离从而使尘粒带电吸附到电极上的除尘方法,其风阻虽小但对较大颗粒和纤维捕集效果差,会引起放电,且清洗麻烦费时,易产生臭氧,形成二次污染。负离子和等离子体法去除室内颗粒污染物的工作原理类似,都是通过使空气中的颗粒物带电,聚结形成较大颗粒而沉降,但颗粒物实际上并未移除,只是附着于附近的表面上,易导致再次扬尘。

空气湿度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科学研究表明,人生活在相对湿度为45~65%RH,湿度指数为50~60的环境中最感舒适,也不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的疾病。而我国北方冬季供暖期的室内湿度通常为15%RH。在这干燥的环境下,人们普遍感到种种不适。当空气湿度低于40%RH的时候,人鼻部和肺部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运动减缓,灰尘、细菌等容易附着在黏膜上,刺激喉部引发口渴、干咳、声哑、喉痛等症状,也使流感病毒和能引发感染的革兰氏阳性菌的繁殖速度加快,也容易随着空气中的灰尘扩散,引发其他疾病。

在我国北方地区,春季、秋季和冬季空气湿度小,雾霾的发生频率较高,夏季空气湿度较大,雾霾的发生频率较高。为此,急需研究一种能能有效的清除室内空气中的PM2.5颗粒,消除有毒物质、重金属、微生物的载体,并具有加湿功能,为人们创造一个不受雾霾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波空气清洗机及其清洗空气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超声波空气清洗机能够有效的清除室内空气中的PM2.5颗粒,消除有毒物质、重金属、微生物的载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效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健康医学院,未经上海健康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23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