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胡麻脱粒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72615.9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9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军;李毅;李群;许光映;高忠东;王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F11/02 | 分类号: | A01F11/02;A01F12/22 |
代理公司: | 太原华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地址: | 03003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胡麻 脱粒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小型农业机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别适用于人工脱粒胡麻的小型谷物脱粒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农用脱粒机在农村已经广泛应用。脱粒机按使用方式分自走式和固定式两种,按规格大小分大型和小型。目前,无论自走式还是固定式小型脱粒机的主要结构包括机架、脱粒滚筒、进料板、出料口等。由于结构比较简单,存在着脱净率较低、工作时易堵塞停机和脱粒效率低等问题。尤其用于脱粒胡麻时上述问题更为突出。因为胡麻茎秆含有很高的纤维成分,脱粒时不可将胡麻的茎秆一起喂入脱粒机,而只能是操作人员双手持一把胡麻茎秆,将约三分之一茎秆高的果枝部分喂入脱粒机,否则脱粒的出料口更加容易被堵死,即便如此,高纤维的果枝也常常将出料口堵死,另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现有脱粒机只在主轴上设有搅拌柱,因此喂入脱粒机果枝上面部分的蒴果被脱干净,而果枝下面部分的蒴果则剩下较多,必须将果枝上下翻倒后,再重复脱粒一次才能完成一把胡麻的脱粒作业,所以脱粒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脱净率较高、脱粒效果较高的小型胡麻脱粒机。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胡麻脱粒机包括脱粒筒、机架、进料板,脱粒筒由机架支撑,机架的下部设有电机,电机的上方、脱粒筒的下方设有收集板。所述脱粒筒的轴心位置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前端伸出脱粒筒并设有传动轮,脱粒筒内的传动轴上设有搅拌柱,脱粒筒的上部为活动盖,脱粒筒的下部为筛网,脱粒筒的前端一侧设有进料口,脱粒筒后端与进料口相对的另一侧设有初次出渣口。所述进料口的宽度为脱粒筒长度的1/2-1/4,高度150-220mm,进料口的下方设有进料架,进料口的顶部与脱粒筒连接处设有安全防护板,进料口的底部设有辅助输送轴,辅助输送轴上设有均匀分布的辅助搅拌柱,辅助输送轴的前端向外伸出并设有辅助传动轮。电机经皮带与传动轮连接,传动轮与辅助传动轮由皮带反向连接。
进一步地
为提高脱粒机的工作效率,将搅拌柱设计为螺旋切流式排列,加快了物料在脱粒筒内的推进速度。
进一步地
为提高脱净率,在初次出渣口外设有出渣筒,出渣筒平行连接在脱粒筒外,在出渣筒的前端外侧设有二次出渣口,出渣筒的轴心位置设有出渣轴,出渣轴的前端伸出并设有出渣轮,出渣轴上设有螺旋搅叶,出渣筒的底部与脱粒筒连接处为筛网,所述出渣轮经皮带与辅助传动轮连接。增设的出渣筒使初次出渣口排出脱粒后的果枝杂质再次在出渣筒中反向螺旋运行后从二次出渣口排出,在其推进过程中经脱粒筒作业后残留在果枝杂质中的籽粒可进一步从出渣筒的筛网结构脱出,从而提高了脱净率。
进一步地
为降低脱粒机的堵塞率,将螺旋搅叶设计为渐开式结构,即:出渣筒前端的螺距逐渐大于出渣筒16后端的螺距(a>b>c>d),使本来越搅越紧的螺旋输送特性通过渐开式螺距的设计,使果枝杂质始终处于较疏松的状态,极大地降低了出渣筒堵塞的现象出现。
所述的收集板为两边高中间低、前高后低的斜槽结构。
本发明的作业程序:手持一把待脱粒的胡麻秸秆,将蒴果朝进料口置于进料板上,人工推向进料口一定尺度,安全防护板保护人手的作业安全,脱粒筒传动轴上搅拌柱和辅助输送轴上的辅助搅拌柱分别从胡麻果枝的上下两个方向将胡麻秆搅入脱粒筒的前部梳刷胡麻果枝上的蒴果,结果使胡麻蒴果和部分被梳刷下来的果枝进入脱粒筒内,靠人工将胡麻秸秆从脱粒筒进口退出。进入脱粒筒内的蒴果和部分果枝在切流式排列的搅拌柱与脱粒筒的搓擦和挤压等共同作用下,籽粒从蒴果中脱下,并从筛网漏到收集板上,与此同时,果枝杂质被带到脱粒筒的后部从初次出渣口进入出渣筒的后端,果枝杂质再次被渐开式螺旋搅叶挤压脱粒、并推向出渣筒的前部,从二次出渣口排出。
与现有小型胡麻脱粒机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在进料口的底部设有辅助输送轴及辅助搅拌柱,使胡麻秸秆下部的蒴果也能同时被梳刷下来,比现有技术需要人工取出将胡麻秸秆上下翻转再次送入脱粒提高了一倍的工作效率;(2)增加了出渣筒结构,采用了脱粒筒和出渣筒反向设计,在不加大机身长度的同时,延长了胡麻秆脱粒作业的过程,脱净率提高了4-6个百分点;(3)将脱粒筒内的搅拌柱由平行规则排列改为螺旋切流式排列,搅拌柱在脱粒的同时将果枝杂质向脱粒筒后部主动输送,工作效率提高了15%-20%;(4)将出渣轴上的螺旋搅叶设计为渐开式结构,使果枝杂质始终处于较疏松的状态从二次出渣口排出,正常使用时出渣筒不再出现堵塞现象。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26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米秸秆行间还田方法
- 下一篇:一种魔芋越冬地窖贮藏保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