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芨体细胞胚诱导及成苗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072668.0 申请日: 2017-02-10
公开(公告)号: CN106818483A 公开(公告)日: 2017-06-13
发明(设计)人: 黄衡宇;李继祥;肖文俊;王淑兰;金鹏程;李培源 申请(专利权)人: 玉溪市祥馨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H4/00 分类号: A01H4/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53100 云南省玉溪市***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白芨 体细胞 诱导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材组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白芨体细胞胚诱导及成苗方法。

背景技术

白芨又名白根、地螺丝、白鸡娃、羊角七、紫兰、刀口药、连及草等,为兰科白芨属植物白芨的干燥块茎。白芨性温、味苦、甘、辛,药用价值较高,具有补肺、止血、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生肌、敛疮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眉棱骨痛、 鼻塞、鼻渊、牙痛、白带、肺伤咳血、衄血、金疮出血、痈疽肿毒、溃疡疼痛、汤火灼伤、手足皱裂等, 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中药。白芨除了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外,还应用于保健食品、纺织印染、特种涂料、日用化工等各行业领域,需求量日趋增多,现已被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予以保护。

白芨的繁殖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在有性繁殖中,由于白芨种子培育过程烦琐,生长速度慢,出苗率低,在自然状态下极少能萌发成苗。白芨的无性繁殖主要利用地下假鳞茎和地上茎进行繁殖,但是长期的无性假鳞茎和地上茎繁殖,假鳞茎和地上茎中容易滋生真菌和积累病毒,在进行组培苗时,组培苗容易被污染,导致繁殖速度减慢,成苗率低,品种种性退化的问题。

白芨除了利用假鳞茎和地上茎进行无性繁殖外,还可以利用茎尖生长点和无菌实生苗进行无性繁殖,该繁殖方法取材料较难,且该方法从脱分化、原球茎增殖、分化、炼苗至大田移栽周期至少需要24个月,培养周期过长,且培养期间需要更换8-10次培养基,工作量大,成本高,一般的药材种植企业和药农无法承担高昂的种植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白芨的无性繁殖存在繁殖速度慢、培养周期长、成本高、地下假鳞茎和地上茎等外植体中容易滋生真菌和积累病毒,造成品种种性退化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白芨体细胞胚诱导及成苗方法,具体方案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准备:选用未开裂的白芨新鲜蒴果里的种子作为体细胞胚诱导体,蒴果用洗衣粉或肥皂洗净,洗干净后,将蒴果放于超净工作台上的烧杯中,烧杯中加入75%的乙醇浸泡5 min,浸泡结束后,用无菌水冲洗蒴果3~4遍,冲洗结束后,将蒴果放到灭菌的培养皿中进行吹风,待蒴果被吹干后,剖开蒴果,留取种子,得到白芨体细胞胚诱导体,备用;

(2)培养基准备:在容量为1 L的容量瓶中加入0.7 L蒸馏水,20000~30000 mg的硫代硫酸钠,100~150 mg的维生素C,1.0~5.0 mg的活性炭,1.0~10 mg的氯化钠和30000 mg的蔗糖,60~80 g的香蕉,100~120 mL的椰乳,最后再加蒸馏水使容量瓶的液体体积达到1 L,配制成培养基,培养基的pH值在5.4~5.8之间;将配好的培养基按250 mL/瓶分装至培养瓶中,放入高温灭菌锅中灭菌25 min,温度控制在121 ℃,备用;

(3)实验室培养:在超净工作台里按无菌操作要求打开(2)步骤中经过高温灭菌的培养瓶的瓶盖,用镊子夹取(1)步骤中得到种子并伸进培养瓶口,用镊子尖后部在瓶口轻轻敲击,使得种子均匀撒落在培养基上,盖好瓶盖,将培养瓶拿出超净工作台,将装有种子的培养瓶放于细胞振荡培养箱中进行振荡暗培养,振荡速度为100 r/min,培养的温度控制在20~25 ℃之间,培养到第5 d,种子吸水、种皮充胀,此时,向培养瓶中添加5 g/L的白砂糖溶液20~25 mL;此后,每间隔10 d向培养基中添加同量的白砂糖溶液;培养到种子的种皮胀裂时,向培养瓶中添加0.1~0.5 mg/L甲硫达嗪浸泡种皮,进行愈伤组织上分化出体细胞胚的诱导,即原球茎的诱导;此后进行光培养,光照强度为2500 lx,光照时间为12 h/d;培养到50 d,种皮破裂处可见大量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上分化出体细胞胚,即原球茎;培养到60 d,原球茎胚芽开始萌发,可见胚芽生长点时,停止振荡培养,得到培养物;

(4)大棚炼苗培养:将实验室培养60 d的培养物和培养基倒入食物搅拌器中,低频搅拌打散20~30 min,转速控制在300 r/min,然后用孔径为0.3 cm × 0.3 cm的喷壶将搅拌后的培养物和培养基均匀喷撒于苗盘内进行培养,每间隔7 d,向喷撒有外植体的苗盘内喷晒0.01~0.1 mg/L的激动素,喷晒至基质潮湿;苗盘培养到30 d,可见白芨幼苗长出一对绿色真叶;苗盘培养到60~90 d,白芨幼苗长出3~4对真叶,此时将幼苗取出,按5 cm × 5 cm间距的间距移至大棚内进行栽种;大棚内栽种90 d,白芨幼苗茎壮根粗,此时可移栽到大田。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溪市祥馨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玉溪市祥馨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26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