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感应报警装置的高强度抗裂防渗防爆舱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073262.4 申请日: 2017-02-10
公开(公告)号: CN106996213A 公开(公告)日: 2017-08-01
发明(设计)人: 张延年;杨森 申请(专利权)人: 沈阳建筑大学
主分类号: E04H9/10 分类号: E04H9/10;E04C2/284;E04B1/64;C04B28/00;C04B111/34
代理公司: 沈阳火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21228 代理人: 李福义
地址: 110168 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带有 感应 报警装置 强度 防渗 防爆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结构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感应报警装置的高强度抗裂防渗防爆舱。

背景技术

爆炸是物质的一种非常急剧的物理、化学变化,也是大量能量在短时间内迅速释放或急剧转化成机械功的现象。它通常借助于气体的膨胀来实现,是物质剧烈运动的一种表现。物质运动急剧增速,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内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同时产生很大的危害,爆炸的过程进行得很快,而且爆炸点附近的压力易急剧升高,产生较大的冲击波,发出或大或小的爆炸声,容易导致周围的介质和环境产生较大的震动或使邻近的物质遭受非常严重的破坏,引起周围介质变形、移动和破坏,甚至是毁灭,严重时可造成人员财产的重大损失。有的化学爆炸可使可燃性混合气体突然燃烧,在无限空间中的可燃性混合气体的爆炸危害是巨大的,尤其是不稳定的固体或液体的爆炸非常危险,例如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等。在加工各类易燃易爆的石油类,化工类等产品时,时常由于爆炸而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的重大损失,为了最大限度地控制火灾与爆炸造成的损失,有必要开发防爆效果好的防爆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增强抗爆能力、变形能力和抗裂能力,显著降低爆炸灾害的带有感应报警装置的高强度抗裂防渗防爆舱。

带有感应报警装置的高强度抗裂防渗防爆舱,主要包括高强度抗裂防渗混凝土、防爆阻燃缓冲钢板、固定防爆黏结墙柱、隔热墙、高强度抗裂防渗保护层、高韧性抗裂防渗阻尼层、抗裂防渗弹性涂层、通风与采光系统、防爆感应报警系统、矩形防爆钢板和内部轻质耗能材料;带有感应报警装置的高强度抗裂防渗防爆舱舱体采用方形,也可以采用圆形或矩形,最外层舱体在角部采用圆弧进行过渡,方形舱体由内向外分别为高强度抗裂防渗保护层、隔热墙、高韧性抗裂防渗阻尼层、防爆阻燃缓冲钢板、高强度抗裂防渗混凝土和抗裂防渗弹性涂层;所述的固定防爆黏结墙柱分别设置在隔热墙与高韧性抗裂防渗阻尼层、高韧性抗裂防渗阻尼层与防爆阻燃缓冲钢板、防爆阻燃缓冲钢板与高强度抗裂防渗混凝土交接的四个角处,一方面加强舱体的各层之间的粘结层度,使层与层之间粘结力更牢固,整个舱体更为紧凑,另一方面加强了整个舱体防爆的稳定性和强度,使整个舱体更加坚实、牢固;所述的矩形防爆钢板包括矩形防爆钢板最外层和矩形防爆钢板所包裹的轻质耗能材料;所述的高韧性抗裂防渗阻尼层中设置多个矩形防爆钢板,且矩形防爆钢板均匀分布,横纵成排,等间距设置,矩形防爆钢板的边与边相对,形成类似矩形的空腔,在每个类似矩形的空腔内部浇筑内部轻质耗能材料;所述的通风与采光系统设置在舱体内部隔热墙上;所述的防爆感应报警系统分别设置在舱体内部隔热墙上和舱体外部高强度抗裂防渗混凝土形成的舱壁上,且舱体内外部的防爆感应报警系统相对应,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的高强度抗裂防渗保护层采用聚脲涂料。

所述的通风与采光系统与防爆感应报警系统,内侧均为平滑面,且表面涂加高强度抗裂防渗保护层。

所述的隔热墙采用复合保温隔热墙体,其材料主要包括有机保温隔热材料和无机保温隔热材料,其中有机保温隔热材料主要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板EPS、聚氨酯材料PU、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XPS,无机保温隔热材料主要有泡沫玻璃、泡沫混凝土、岩棉和无机保温砂浆。

所述的高韧性抗裂防渗阻尼层采用韧性高、阻尼高的混凝土,混凝土等级采用C30~C50;每立方米混凝土添加橡胶纤维1kg~5kg,橡胶纤维直径1.5~3.5mm,长度为15~40mm,橡胶纤维采用废弃轮胎加工制成;阻尼材料优先采用聚乙烯醇、聚丙乳液、丁苯乳胶或硅灰的一种或多种,其体积比为2~8%。

所述的内部轻质耗能材料采用轻质发泡混凝土。

所述的防爆阻燃缓冲钢板采用阻燃聚氨酯泡沫、岩棉、玻璃棉、柔性阻燃橡胶、柔性阻燃塑料以及防爆纤维,防爆纤维选择防爆钢纤维、防爆聚丙烯纤维或防爆碳纤维材料混制而成,且钢板采用封闭钢板,且均匀、等间距分布。

所述的高强度抗裂防渗混凝土采用纤维增强材料添加入轻质混凝土,纤维含量为1~5%,纤维优先选择钢纤维、聚丙烯纤维或碳纤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32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