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面防开裂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4078.1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26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陆文哲;张惠峰;匡昕昕;许国祥;朱黎炜;刘艳;江萍;胡理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31/00 | 分类号: | E02D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0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面 开裂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面防开裂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柱下承台的处理:A‑1:通过预估的方式进行场地长期沉降量与桩基础沉降量之差的确定,即确定沉降差;A‑2:根据A‑1中确定的沉降差确定承台顶标高,柱位于承台上;A‑3:沿承台外围一圈砌筑砖胎模,砖胎模与承台之间设置二号泡沫板;A‑4:用切割机切断砖胎模和二号泡沫板之间的垫层,使两者脱开;A‑5:进行砖胎模外土回填夯实,砖胎膜内承台上部不回填;A‑6:进行预制混凝土板以及预制混凝土板钢筋的安放;A‑7:整体浇筑楼地面面层,形成叠合楼板,楼地面面层与柱间设置一号泡沫板。本发明使用材料为泡沫板、混凝土、钢筋、砖、砂浆,均为工程中普遍采用材料,采购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地面防开裂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蓬勃开展,尤其是一些沿海城市土地需求不断扩大,现有的陆地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城市继续发展的需求,填海造陆已经成为我国滨海地区主要的土地开发形式。目前,填海造陆工程中采用的施工工艺以水力吹填法为主。水力吹填法是指利用挖泥船和泥浆泵等机械,将河道或是附近海域中的淤泥通过专门的施工管道输送至预定目标区域,经过自然沉积具有可利用价值的陆地。中粗砂是一种比较不错的水利吹填材料,已经有相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中粗砂进行造陆,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由于砂的市场价格比较高,而且物源稀少,工程上逐渐减少中粗砂的使用。将河道或是附近海域中淤泥作为水利吹填的材料,不但能够疏浚河道、港口码头,还可以保护环境、降低运输成本、缩短地基加固工期,是一种一举多得的好方法。因此,实际工程中通常选用从近海海底或者河道中的淤泥作为水力吹填的材料。由于吹填土的含水率很高、孔隙比很大、压缩量也很高,强度和渗透性很低,且吹填时间较短,在自重作用下尚未固结,也就是说自然的地面沉降是在地表松散或半松散的吹填土在重力的作用下,由松散到细密的成岩过程,因此吹填土区建筑沉降较大且沉降完成时间很长,从而形成大面积的地面下沉现象,当局部沉降不均匀时会伴随地面开裂影响使用与美观。
对于填海地区建筑主体结构,一般采用桩基础,将主体结构的荷载通过桩传入下部较好土质的持力层,确保主体结构的沉降满足规范的要求。目前通常为节约成本,一层地面一般直接采用建筑面层做法,即素土夯实后直接做100mm混凝土面层。该方法因面层以下土体还未固结,在房屋使用多年后,底层地面会持续沉降且沉降量很大,而在柱周边承台位置处沉降较小,导致在柱周边承台交接处地面沿承台边开裂,柱周边承台以外地面下沉,因此普通处理方法已严重影响建筑的使用和美观。目前解决底层地面开裂的方法主要有换填垫层法、松木桩、水泥搅拌桩、排水板加堆载预压等地基处理方法,或直接做一层架空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
上述处理方法虽然能有效的解决问题,但成本较高。如何低成本解决吹填土区一层地面开裂的问题,是建筑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面防开裂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面防开裂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柱下承台的处理:
A-1:通过预估的方式进行场地长期沉降量与桩基础沉降量之差的确定,即确定沉降差;
A-2:根据A-1中确定的沉降差确定承台顶标高,柱位于承台上;
A-3:沿承台外围一圈砌筑砖胎模,砖胎模与承台之间设置二号泡沫板;
A-4:用切割机切断砖胎模和二号泡沫板之间的垫层,使两者脱开;
A-5:进行砖胎模外土回填夯实,砖胎膜内承台上部不回填;
A-6:进行预制混凝土板以及预制混凝土板钢筋的安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40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