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3,4-亚甲二氧基苯基取代四氢-β-咔啉哌嗪二酮类衍生物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4263.0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97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剑;章海燕;毛斐;王欢;倪炜;王曼炯;郑新羽;凌大正;龚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471/14 | 分类号: | C07D471/14;A61K31/4985;A61P25/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马莉华;陆凤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 苯基 取代 咔啉 哌嗪二酮 衍生物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3,4‑亚甲二氧基苯基取代四氢‑β‑咔啉哌嗪二酮类衍生物及其用途。具体地,本发明公开了式I所示的化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各基团的定义详见说明书。本发明的化合物具有乙酰胆碱酯酶和磷酸二酯酶5的双重抑制活性,具有良好的血脑屏障透过率。因此,本发明化合物可用于制备治疗和/或预防阿尔茨海默病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和药物治疗学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3,4-亚甲二氧基苯基取代四氢-β-咔啉哌嗪二酮类衍生物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老年斑、神经纤维缠结形成、海马神经元丢失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多病因影响的、复杂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者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等,严重时甚至完全丧失独立生活能力(Goedert,M.Science,2006,314,777-781)。世界上每7秒就有一名AD患者产生,但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医药界尚未找出行之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方法。
据《老年痴呆症的全球影响:2013—2050》报告指出,全球老年痴呆症患者人数将在未来显著增长,到2030年,患者人数将由2013年的4400万上升到7600万,而到2050年这一数值将达到1.35亿。而且该疾病发病周期长,难以治愈,治疗费用昂贵,不仅将给患者自身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近年来,抗AD新药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总体发展速度与市场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寻找治疗AD的良药已刻不容缓。
AD病因复杂,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各种复杂的调控网络和调控因子的变化,单一靶点的药物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双/多靶点疗法针对疾病发病机制中涉及的双/多个靶点来设计小分子化合物,对于AD这种多病因疾病,通过双/多个靶点的同时作用对该疾病治疗可能会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
在AD众多发病机制中,胆碱能损伤假说得到大多数学者普遍认同,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AD的药物也多为胆碱酯酶抑制剂。目前FDA批准的抗AD药物有五个,分别是多奈哌齐(Donepezil)、利斯的明(Rivastigmine)、加兰他敏(Galantamine)、他克林(Tacrine)、美金刚(Memantine),其中前四个都是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抑制剂,美金刚是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拮抗剂,他克林上市不久后由于肝毒性等副作用而被撤回。此外,石杉碱甲(Huperzine A)也是一种高效可逆的竞争性AChE抑制剂,是国内较为成功的治疗AD的药物。但这些药物作用靶点单一,只能控制或改善认知功能症状,并不能从根本上终止疾病进程。因此,对AD治疗药物的研究十分必要,研究开发新颖的AD治疗药物有着重要的医学和社会学意义。鉴于针对AD新靶点新机制的药物研发相继失败,AChE仍是如今最为有效的治疗靶点。因此,研究开发以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为主,兼具其他靶点的抗AD活性的化合物成为有治疗意义和价值的研究新热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未经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42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