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非均质岩心模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74299.9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9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朱珊珊;朱诗杰;叶仲斌;施雷庭;舒政;陈洪;张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6 | 代理人: | 夏艳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非均质 岩心 模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非均质岩心模型设备。
背景技术
人造岩心是天然岩心不足以提供实验需求的情况下,设计出来替代天然岩心进行实验的主要手段。随着室内物理实验研究发展的多元化,岩心类型不再局限了一维圆柱小岩心,而是向着更大,更具代表性的岩心发展。
皮彦夫在科学技术与工程专门发表了关于现目前常规人造岩心的制造与生产论文“石英砂环氧树脂胶结人造岩心的技术与应用”,介绍了现阶段采用环氧树脂制造的人造岩心,包括多种“常规驱替”的人造岩心:φ25×100mm,φ25×500mm,φ25×1000mm,φ38×100mm,φ38×500mm,45×45×300mm,300×300×45mm,以及600×600×45mm等。这些类型的岩心可能完成常规的室内驱替实验,对于研究一些特殊规律,则需要进一步改进岩心。
对于渤海稠油油藏的油藏特征:疏松砂岩,油层厚,非均质性严重,原油粘度大,渗透率高等。常规胶结小岩心φ25、φ38以及45×45×300mm三层非均质岩心都不能较好的模拟该油层特征。针对稠油厚油层,水驱/聚驱驱油动态特征,水驱前缘变化特征,残余油分布特征等的研究,需要一种岩心模型或者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厚油藏的岩心模型设备,该设备主要是为了室内实验研究厚油层油藏驱替效果而设计的,能够进行多种驱替效果,剩余油分布等研究。
一种多功能非均质岩心模型设备,包括岩心模型主体、顶盖以及配套填压模块;所述配套填压模块用于填压装满石英砂的岩心模型主体,所述顶盖用于当填压完毕后封闭所述岩心模型主体的开口;
所述岩心模型主体的四个侧壁上设置分别有进出口与螺纹通道,所述进出口设置在岩心模型主体的两个宽侧壁上,螺纹通道设置在岩心模型主体的两个长侧壁上。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多功能非均质岩心模型设备,在岩心模型主体的宽侧壁上垂直方向分布有3个所述进出口,每个进出口在宽侧壁的内部上对应设置有一个导流通道,在每个导流通道上堵封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多功能非均质岩心模型设备,所述配套填压模块上设置有与凸块,所述凸块与岩心模型主体内空心的腔体横截面积规格相适应,用于填压岩心;在凸块上设置有一个通孔,在该通孔上封堵有过滤饼。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多功能非均质岩心模型设备,在岩心模型主体的侧壁顶面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顶盖连接的螺丝孔。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多功能非均质岩心模型设备,所述岩心模型主体的内壁为打磨毛糙面。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多功能非均质岩心模型设备,所述凸块内部为空心结构。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多功能非均质岩心模型设备,在所述顶盖上设置有顶盖提手。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多功能非均质岩心模型设备,在所述岩心模型主体上设置有把手。
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多功能非均质岩心模型设备不仅制备的岩心体积较大,对驱替实验的模拟效果较好,一侧的调节旋钮可以快速的修正模型渗透率,增加实验成功率;另一侧可根据实验要求,安装测压点或者测试电极,获得水驱过程的含水饱和度变化,扩宽了实验岩心的功能。而且整个设备可拆卸,能够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功能非均质岩心模型设备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配套填压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岩心模型憋压实验数据曲线图;
图6为实施例岩心1/2处驱替电极测定的水驱前缘时间曲线图;
图7为岩心模型主体内部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申请提供的多功能非均质岩心模型设备,包括岩心模型主体2、顶盖1以及配套填压模块5;所述配套填压模块5用于填压装满石英砂的岩心模型主体2,所述顶盖1用于当填压完毕后封闭所述岩心模型主体2的开口;
所述岩心模型主体2的四个侧壁上设置分别有进出口22与螺纹通道23,所述进出口22分别设置在岩心模型主体2的两个宽侧壁上,螺纹通道23分别设置在岩心模型主体2的两个长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42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