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卧式转筒式沼液原位提质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74535.7 | 申请日: | 2017-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1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邱凌;陈潇;侯晓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C12M1/12;C12M1/02;C02F11/04;C12P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1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转筒式沼液 原位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卧式转筒式沼液原位提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8)、内筒(9)和电机(1);所述内筒(9),设有内筒盖(6),所述内筒盖(6)上设有进料口(5),所述内筒(9)壁上带有等间距的筛孔(2);所述外筒(8),内壁上设有刮板(4),筒壁下侧设有沼液出液管(12)和支架(13),筒壁上侧设有导气口(3);所述电机(1),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内筒(9)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转筒式沼液原位提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9)筒深低于所述外筒(8),所述内筒(9)、外筒(8),径深比均大于1,作为优选,内、外筒深的差值取3~5cm,所述筛孔(2)孔径为80~120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转筒式沼液原位提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8),其上设有外筒盖(7),其直径大小与所述外筒(8)相同,所述外筒盖(7)与外筒(8)间通过合页连接,开启方式为左右开;所述刮板(4),共1条,顶端固定在所述外筒(8)内壁上,底部带有毛刷,刮板沿毛刷方向紧贴所述内筒(9)的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转筒式沼液原位提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口(3),通过导气管与集气装置连接;所述沼液出液管(12)上,设阀门(10)及重金属过滤器(11);所有阀门及管口连接处均密封,所有桶盖上均设密封圈。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转筒式沼液原位提质装置的沼液原位提质方法,其特征在于:先打开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转筒式沼液原位提质装置的外筒盖(7),再打开内筒盖(6)上进料口(5)的密封盖,然后将厌氧消化原料及接种物,从进料口(5)投加到内筒(9)内,投加量不超过内筒(9)的工作体积或有效容积;加料完成后,先关闭进料口(5)的密封盖,再关闭外筒盖(7),将装置通氮气排空5min后密封;随后开启电机(1),并调节频率至适宜的转速,以对原料进行搅拌,反应正式启动;电机(1)开启时,外筒固定不动,所述内筒(9)以一定转速旋转,使内、外筒内的物料及过滤液获得搅拌;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沼气通过导气口(3),连接集气装置收集;当所述装置很少或不再有沼气产生时,视为厌氧消化结束;此时,将沼液收集装置与沼液出液管(12)相连,随后,打开沼液出液管阀门(10),并调大电机(1)频率至适宜的转速,以对沼渣沼液进行有效离心过滤分离;内筒(9)在电机(1)的带动下高速旋转,内筒中的沼液在离心作用下,通过内筒壁上的筛孔(2),离心过滤到外筒(8)中,并经沼液出液管(12)中的重金属过滤器(11)过滤后,及时排至沼液收集装置;当沼液出液管不再有沼液排出时,关闭沼液出液管阀门(10),同时关闭所述电机(1);在所述内筒(9)停止转动后,先打开外筒盖(7),再打开内筒盖(6),然后手动从内筒内清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453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