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软管管路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74934.3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1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马克·万·胡恩;威尔弗里德·崔西;沃尔克·舒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利塔斯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00 | 分类号: | F16L11/00;F16L11/24;F16L11/127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7 | 代理人: | 智云 |
地址: | 德国盖***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软管 管路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软管管路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输导燃料的软管管路被人们广为熟知。这些管路包括支承层,用于实现所需机械强度,如抗拉伸载荷或抗燃料压力的强度,并用于保护该软管管路,以使其免受外部机械损坏。除所述支承层外,这些管路通常还包括阻挡层,当所述支承层本身不足以防止燃料扩散时,该阻挡层能防止燃料扩散出软管管壁。
根据美国部分零排放车辆(PZEV)/极低排放车辆(SULEV)等监管标准的要求,须对机动车辆部件实施有效防护,以防止燃料从这些部件扩散至环境中,因此,尤其是,燃料输导软管管路也受此限制。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软管管路及其制造方法,该管路在不牺牲机械或动力特性的同时,可更好地防止流经该管路的流体的扩散。
发明内容
上述任务可由具有权利要求1技术特征的软管管路解决。该任务还可由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4技术特征的软管管路制造方法解决。附图、说明书和从属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给出了本发明的有利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该任务由一种流体软管管路解决,该软管管路包括:支承层;第一阻挡层,该第一阻挡层尤其由第一材料形成且用于防止流体扩散出所述软管管路的管壁;以及第二阻挡层,该第二阻挡层尤其由第二材料形成,其中,所述第一阻挡层设于所述软管的内侧,所述第二阻挡层设于所述第一阻挡层和支承层之间。
通过上述设计,所述阻挡层能有效防止流体扩散出所述软管管路的管壁,也就是说,该阻挡层对于所述软管管路内输送的流体具有极低的渗透性。另一方面,所述软管管路的机械稳定性主要由所述支承层确保,例如,针对压缩或拉伸负载的机械稳定性,以及针对可导致软管管路损坏的外部机械影响的机械稳定性。然而,该支承层的流体渗透性可高于所述阻挡层。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承层设于所述软管管路的外侧,即朝向环境一侧,而阻挡层中的一个阻挡层设于所述软管管路的内侧,即朝向所输送流体一侧。如此,可防止流体扩散出所述软管管路的管壁并抵达所述支承层,从而可能导致所述支承层被腐蚀或机械强度降低。这种设置方式可使所述支承层的选材只需具有所需机械特性,而不必具有抗所述软管管路内输送流体的能力。由于所述支承层可确保必要机械特性,因此在防止流体扩散方面,可主要或仅对阻挡层进行优化,同时该阻挡层即使具有极薄的构造且仅需具有有限的机械强度亦可。
通过将两个阻挡层相邻设置,可以实现扩散防护的最优化。当上述两个阻挡层由不同材料制成时可尤其实现此效果。在此情况下,可例如针对待输送流体的不同成分在扩散方面对上述两个阻挡层进行分别优化,即一个阻挡层可防止某些成分的扩散,而另一阻挡层可防止所述第一阻挡层阻挡效果较弱的其他成分的扩散。通过将两个阻挡层相邻设置,还可实现对支承层的使用,在制造期间,该支承层可与一个所述阻挡层的材料以机械方式充分粘合,而与另一所述阻挡层的材料不充分粘合。如此,设于其间的所述阻挡层便可形成所述另一阻挡层与支承层之间的粘合剂。
在另一有利实施方式中,设于所述软管内侧上的所述第一阻挡层可导电。这可通过使用导电材料或在所述阻挡层材料中嵌入碳黑或其他碳颗粒等导电颗粒的方式实现。该导电性可允许燃料充入等过程中发生的静电荷等电荷的放电。此外,如此还可实现有效的火花防护。通过在所述软管的内侧(即与流体直接接触)设置所述导电阻挡层,可实现电荷直接从流体放电。
在另一有利实施方式中,所述软管管路还包括用于释放电荷的导电带,该导电带设于所述软管的内侧。如此,设于所述软管管路的内侧的阻挡层可采用不导电材料制成的阻挡层,而电荷释放由导电带实现。该导电带既可由金属材料构成,也可由导电塑料构成。其中,既可设置一条导电带,也可设置多条导电带,例如四条导电带,这些导电带沿周向均匀分布于所述软管管路内侧。
在另一有利实施方式中,设于所述软管的内侧的层体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导电带的凹槽。如此,该导电带不会伸入所述软管管路的内部,相反,该内侧呈基本平滑的侧壁,从而可使所述软管管路实现更佳的流体力学方面特性。
在一种尤为有利的实施方式中,除了上述支承层(即第一支承层)外,所述软管管路还包括另一支承层(即第二支承层),其中,相比所述第一支承层,该第二支承层设于所述软管的更内部。所述软管管路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承层和第二支承层之间的中间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利塔斯公司,未经维利塔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49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