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鸦胆子油在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75383.2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1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苏子仁;林志秀;黄燕凤;赖小平;谢友良;张晓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185 | 分类号: | A61K36/185;A61K9/107;A61P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天河庐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4244 | 代理人: | 胡济元,胡昊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鸦胆子 制备 治疗 溃疡性 结肠炎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特殊物理形状为特征的医药配制品,具体涉及含有来自鸦胆子未确定结构的药物制剂,特别是涉及含有鸦胆子油的药物制剂。
背景技术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以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主要病理特点的结肠粘膜层的消化道疾病。该病病程冗长,病变范围广泛,病变部位多局限于黏膜层以及黏膜下层,主要为黏膜的大片充血、水肿、糜烂以及溃病形成。中医史料并没有溃疡性结肠炎病名的记载,但就症状特点而言,UC归于中医“痢疾”、“肠澼”、“滞下”等的范畴。UC具有急性暴发型病死率高、慢性持续型癌变率高、易反复发作等特点,临床表现为:腹痛、持续性腹泻及血便、发热、腹胀等症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且目前无特效药物,并与结肠癌的发病关系密切,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根据近几十年来临床所见发病情况而言,本病在我国近年来的发病率有显著增高趋势。目前主要采用传统的治疗药物有以下5种:氨基水杨酸类(如柳氮磺胺吡啶)、皮质类固醇、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生物制剂(如TNF-α,即英夫利昔)以及益生菌。但还是存在疗效不理想,甚至导致严重副作用的问题,如氨基水杨酸类可导致严重过敏和高热,糖皮质激素可导致水牛背及骨质疏松,硫唑嘌呤会导致严重肝损伤,英夫利昔可能引起大出血和感染。中医中药在UC治疗方面有显著优势,近年中医药治疗UC取得较多成果。由于众多医疗和科研工作者对UC的关注,寻找对UC具有良好治疗作用的中药具有重要意义。
鸦胆子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Brucea javanica(L.)Merr.的干燥成熟果实,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是我国民间传统常用中药,又名老鸦胆、鸦胆、苦参子等。2010年药典记录,鸦胆子性味苦寒,有小毒,归大肠经、肝经,具有清热解毒、截疟、止痢、腐蚀赘疣等功效,主治痢疾、疟疾,外治用于赘疣、鸡眼。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鸦胆子具有抗肿瘤作用。鸦胆子油(Brucea javanica oil,BJO)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中提取得到的脂肪油。用鸦胆子油制得的鸦胆子油乳剂(Brucea javanica oil emulsion,BJOE)能透过血脑屏障,在脑内产生较高的浓度,并能使颅内压下降。鸦胆子油不仅用于治疗肺癌、肺癌脑转移、肝癌、胃癌和乳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还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结肠炎和尖锐湿疣等非肿瘤疾病。但是,关于鸦胆子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国内外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鸦胆子油的新用途,即在制药中的新用途。
上述新用途实际上是,鸦胆子油在制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中的应用。
上述应用中,所述的鸦胆子油可以是以鸦胆子为原料采用常规方法提取得到,如公开号为CN105623841A专利申请所公开的鸦胆子油提取精制工艺。
由于鸦胆子油为脂溶性成分,通常先加入乳化剂制成鸦胆子油乳再加入相应的赋型剂制成各种药物制剂。因此,本发明所述应用中所述的药物是常见的鸦胆子油乳剂,该乳剂中鸦胆子油的体积含量为5%~20%。
采用本发明所述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给药方法,可以是口服给药,也可以是灌肠给药。
本发明所述药物中的鸦胆子油可恢复结肠长度,修复组织结肠病理学变化,降低结肠组织中MPO,COX-2和iNOS的表达和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8,IL-17及IFN-γ)的水平,抑制NF-κB通路中p65、p-p65、IκB-α、p-IκB-α蛋白的活化,进而下调复杂的促炎细胞因子网络,减轻肠道炎性反应和黏膜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鸦胆子油乳GC-MS图谱,其中,1号峰为hexadecanoic acid(棕榈酸);2号峰为9,12-octadecadienoic acid(亚油酸),3号峰为9-octadecanoic acid(油酸);4号峰为heptadecanoic acid(十七烷酸)。
图2为鸦胆子油对DSS诱导UC小鼠体重和DAI评分的影响(n=15)结果图,其中,A图为体重变化趋势曲线;B图DAI评分的条形图,图中,##为与Control组比较P<0.01,*为与DSS组比较P<0.05,**为与DSS组比较P<0.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53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齿苋抗氧化泡腾片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治疗脑血栓的药物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