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辊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5592.7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73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元村智博;加茂徹;小川知史;小林智树;安尾典之;綾阳一;堀川正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笹仓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52 | 分类号: | B29C43/52 |
代理公司: | 11018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钊;齐葵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冷却辊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增加能够保持在辊的内周面上的工作流体的液量来提高冷却能力。在内部配设有多个冷却管(8)的圆筒体(2)内,封入反复进行蒸发和凝缩的工作流体而成的冷却辊(1)中,在所述圆筒体(2)的内周面上,形成有表面粗糙度Ra为30μm以上且厚度为1mm以上的金属熔射皮膜(9)。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辊及其制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在合成树脂等各种片材或各种薄膜的制造装置或者层积这些各种片材或各种薄膜的层叠装置等中使用的冷却辊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在对纸张等基材粘贴合成树脂薄膜的层叠制造装置中,例如如图10所示,使从供给辊21输出的基材22通过按压辊23与冷却辊24之间而卷取到卷取辊25,另一方面在按压辊23与冷却辊24之间,使熔化树脂从T形模具26流下而形成薄膜层28,并用冷却辊24进行冷却的同时粘贴到基材22,从而制造层叠层积纸29。
作为上述冷却辊24,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结构:在内部配设有多个冷却用传热管的圆筒体内封入工作流体(热运送液),并通过反复进行旋转驱动的所述圆筒体内的工作流体的蒸发和凝缩而对所述圆筒体的表面进行冷却。
专利文献1:特公平04-2720号公报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冷却辊中,通过由辊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而使工作流体附着在圆筒体的内周面上,并通过来自圆筒体的外周的薄膜层的热而使工作流体蒸发,蒸发后的工作流体与圆筒体内的多个冷却用传热管接触而凝缩液化,液化的工作流体因离心力而再次附着在圆筒体的内周面上而蒸发,如此通过反复进行蒸发和凝缩而对圆筒体的外周的薄膜层等的负载进行冷却。
在需要通过冷却辊来冷却的负载为例如如锂电池用隔膜等厚度为0.5mm~2mm程度的较厚片材那样的热量大的高热负载的情况下,与如层叠薄膜那样厚度为几十μm程度的厚度较薄的轻负载相比,有必要使冷却辊低速旋转来进行冷却。
在冷却辊中,如上述通过由辊的旋转产生的离心力而使液化的工作流体附着在圆筒体的内周面上,因此如果使冷却辊低速旋转则离心力不足,液化的工作流体不会附着在圆筒体的内周面上,而是向下方落下,从而导致冷却能力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通过增加能够保持在构成辊的圆筒体的内周面上的工作流体的流量而提高冷却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冷却辊具备在内部配设有供冷却流体流通的多个冷却管的圆筒体,在该圆筒体内封入反复进行蒸发和凝缩的工作流体,在所述圆筒体的内周面上形成有金属熔射皮膜,所述熔射皮膜的表面粗糙度Ra为30μm以上,所述熔射皮膜的厚度为1mm以上。
优选所述金属熔射皮膜为Al、Al合金、SUS锌中的任一种的熔射皮膜。
根据本发明的冷却辊,由于在圆筒体的内周面上形成有表面粗糙度Ra为30μm以上且厚度为1mm以上的金属熔射皮膜,因此可通过旋转的圆筒体的内周面的熔射皮膜而使保持工作流体的液量增加,由此可增加从圆筒体的内周面蒸发的工作流体的蒸发量来提高冷却能力。
本发明的冷却辊的制造方法为具备在内部配设有供冷却流体流通的多个冷却管的圆筒体,在该圆筒体内封入反复进行蒸发和凝缩的工作流体的冷却辊的制造方法,在所述圆筒体的内周面上通过熔射加工形成厚度为1mm以上且表面粗糙度为30μm以上的金属皮膜。
根据本发明的冷却辊的制造方法,由于在圆筒体的内周面上形成有表面粗糙度Ra为30μm以上且厚度为1mm以上的金属熔射皮膜,因此可通过旋转的圆筒体的内周面的熔射皮膜而使保持工作流体的液量增加,由此可增加从圆筒体的内周面蒸发的工作流体的蒸发量来提高冷却能力。
优选所述熔射为线材熔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笹仓机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笹仓机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55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延装置以及溶液制膜方法
- 下一篇:汽车饰件表面内嵌纹理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