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嵌可控污水截流池的排水泵站旱流及初雨截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76136.4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6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金伟;徐祖信;李怀正;徐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7/02;E03F5/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控 污水 截流 排水 泵站 初雨截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雨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内嵌可控污水截流池的排水泵站旱流及初雨截污系统。
背景技术
排水泵站用于汇水服务区收集的雨污水排放,可分为合流泵站(服务于合流制排水系统)和雨水泵站(服务于分流制排水系统)。在合流制排水系统中,晴天、初雨和小雨时,管道中雨污水流量小,设计的旱天污水截流泵,因流量小致使污染物质易沉积在排水管道和排水泵站集水池内,只能有效将污水量进行截流,而难以将对应的污染物或污染负荷有效截流;雨天溢流或雨水泵放江时,前期累积的沉积物或污染负荷受到高流速的雨水冲刷随溢流放江,对受纳水体水质产生严重影响。同时,我国分流制排水系统的雨水管网,因各种原因导致雨水管网混接了不同程度的污水,成为事实上的合流制管网,尽管雨水泵站在改造中增设了污水截流泵,但同样存在类似合流泵站的雨天溢流放江污染。
发明内容
针对排水泵站集水池污染物易于沉积,导致旱天污水截流泵不能有效截流等量的污染负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内嵌可控污水截流池的排水泵站旱流及初雨截污系统,可用于新建排水泵站和现有排水泵站的改造设计,其目的是提高排水泵站有效截污能力,降低雨天溢流污染风险。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内嵌可控污水截流池的排水泵站旱流及初雨截污系统,该系统包括相邻布设且顶部敞口的污水截流池及雨水集水池、设置在污水截流池与雨水集水池之间的自控闸门、与污水截流池相连通的雨水污水进水管、设置在污水截流池中的污水截流泵、与污水截流泵相连通的污水管网、设置在雨水集水池中的雨水泵、与雨水泵相连通的排水管以及分别与自控闸门、污水截流泵及雨水泵电连接的电气控制器,所述的污水截流池、雨水集水池中分别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的电气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的污水截流池与雨水集水池之间设有墙体,所述的自控闸门设置在墙体上。
所述的自控闸门包括但不限于可上下启闭的电动或气动闸门,或可垂直轴向转动启闭的电动或气动闸门,或可水平轴向转动启闭的电动或气动闸门。
所述的自控闸门的底部标高≥雨水泵的停泵水位。
所述的自控闸门的面积≥雨水污水进水管管径的等效面积。
所述的污水截流池通过雨水污水进水管与外部排水管网相连通,所述的雨水污水进水管的进水口处设有与电气控制器电连接的进水闸板阀,该进水闸板阀与污水截流池之间沿水流方向依次设有进水渠及进水格栅。
所述的污水截流泵共设有多台,并且所述的污水截流池的有效容积不低于最大一台污水截流泵5分钟的出水量。
所述的污水截流池底部设有向污水截流泵倾斜的坡度,该坡度≥10%。
本发明中,所述的污水截流池通过雨水污水进水管连接排水管网,并且雨水污水进水管的设计管径和坡度由服务区特性确定。所述的进水渠及进水格栅的设计,主要用于拦截粗大杂质和漂浮物。
在实际设计时,污水截流池内有至少1台污水截流泵及其配套管道系统,单台污水截流泵的设计流量按照该排水系统服务区内的旱流污水或混接污水量最高日最高时与截流倍数取值设计,污水截流池的有效容积按照不低于最大一台污水截流泵5min的出水量设计,污水截流池池底应设底坡度,倾向污水截流泵的坡度不小于10%。
污水截流池的尺寸设计:污水截流池的池壁标高按照排水管网的截流倍数取值。
所述的污水截流池与雨水集水池之间有墙体相隔离,墙体上设置自控闸门,用于在特定情况下将污水截流池和雨水集水池连通,自控闸门底部标高高于或等于雨水泵停泵水位;所述的污水截流泵出口与外部的污水管网相连接,以输送旱天污水和初期雨水至污水处理厂;雨水泵出口连接雨水管至排放水体。
所述的自控闸门,其目的是根据排水系统运行条件和状况实现自动分隔排水泵站集水池的功能,其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可上下启闭的电动或气动闸门,或可垂直轴向转动启闭的电动或气动闸门,也可以是水平轴向转动启闭的电动或气动闸门。
排水泵站雨水集水池,池内有至少1台雨水泵及配套管道系统;有效容积和雨水泵配置能力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执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61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城市污水管道疏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市政排水管道水力自动冲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