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城市比赛交通拥堵问题的临时拱桥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6358.6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82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郭永安;佘昊;白易初;李睿超;陈子霏;朱忆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4/00 | 分类号: | E01D4/00;E01D15/133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陈思 |
地址: | 21004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城市 比赛 交通 拥堵 问题 临时 拱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解决因城市比赛造成的交通拥堵问题的临时桥梁。
背景技术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
目前通常见到的桥梁大多数为较笨重的混凝土桥,这些桥梁结构坚固、承重大,在跨越河流、峡谷,以及城市立交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某些时候,例如,临时道路维修、道路清理、道路临时占用等,为了缓解交通问题,需要快速方便节约地架设桥梁结构,且在道路通畅后,这些桥梁要容易拆除并能够重复利用。在这种情况下,临时桥比混凝土桥具有显著的优势。
如今,随着人们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增长,在城市中举办竞技比赛的情况越来越多,例如,城市马拉松、城市自行车赛、竞走大奖赛等,这些竞赛通常占用大量城市道路,容易造成的交通拥堵问题,影响人们的出行。搭建临时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优办法。虽然现在已经出现多种临时桥,但是,多为供行人或非机动车通行的临时桥梁,车辆通行仍然有很多的困难。
本发明提供一种临时的拱形桥,其安装便捷、拆卸方便,且结构稳固、受力均匀、承重力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城市比赛交通拥堵问题的临时拱桥,该拱形桥能够同时实现车辆的顺利通行。该拱桥以所有机动车用户为服务对象,通过搭建临时拱桥解决交通问题,并装有压力传感器,可得知临时拱桥所受的压力,防止临时拱桥受损,从而避免用户耗费过多时间在公路上。本产品涉及拱桥的多部件分解与搭建,拱桥的设计结构。本发明的技术方法如下所述。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城市比赛交通拥堵问题的临时拱桥,所述临时拱桥包括桥面、桥栏杆、桥墩和扣锁。所述临时拱桥的桥体由两节桥面拼接固定形成,所述桥面的一端放置在地面,另一端与另一个桥面相对接,两个桥面在对接处用扣锁固定连接。所述桥栏杆固定在桥面的两侧,并能够向桥面折叠,所述桥面也能够向下折叠存放。所述扣锁包括上夹板、下夹板和固定螺栓,使用时,上夹板和下夹板将两个桥面的对接处夹紧,通过固定螺栓压紧固定在一起。所述桥墩为可伸缩结构,位于两个桥面对接处的下方,支撑桥体。所述桥面在放置在地面的一端还设有压力检测报警器。
本发明所述临时拱桥能够在不影响赛区运动员通行的前提下,跨越赛区道路,供车辆的通行,实现了在举办城市竞技比赛的同时,不影响交通的畅通。同时,压力检测报警器,可检测临时拱桥所受的压力,在压力超过设定的警戒值时发出报警信号,禁止该车入内,防止拱桥受损,进而保证生命安全,且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临时拱桥的各组件采用钢结构,以保证具有足够的承重能力。
为了方便桥面的拼接,所述临时拱桥的两个桥面的对接处可设置凹槽-凸块对接结构,在拼接时将凸块对准凹槽推进去,实现桥面的拼接,再安装扣锁固定。凹槽-凸块对接结构能够使桥面的拼接更紧密,且容易实现力的传导,能够充分利用拱形分散力的特性,使得临时拱桥获得更大的承重能力。
所述临时拱桥的两个桥面的对接处也可采用螺栓固定对接结构,两个桥面对接端,有可部分重叠的拼板,拼板上设有对应的螺栓孔,安装螺栓即可实现两个桥面的对接。
所述扣锁的上夹板和下夹板的两端设有螺栓孔,用于安装固定螺栓。在上夹板和下夹板安装到桥面对接处的上方和下方后,将固定螺栓穿过上夹板和下夹板的螺栓孔,并旋紧螺栓,就能实现扣锁的固定功能。为了防止两个桥面的发生左右或前后错动,可将上夹板和下夹板设置成凹形,凹形长度与桥宽相当,用于容纳桥面对接处,防止两个桥面间发生左右错动;还可以在桥面及与桥面接触的上夹板和下夹板对应位置上设置挡块-凹槽结构,扣锁夹紧后,桥面与上夹板和下夹板不会发生滑动,防止两个桥面间发生前后错动。
所述桥墩包括多个可套在一起的空心金属圆柱体和条状支架,空心金属圆柱体的两端设置了多组两两对应的插孔,每组插孔在水平方向上不互相干扰,所述条状支架可插入插孔并穿过空心金属圆柱体。不使用时所述桥墩的各组件以套叠的方式存放与运输;在装配使用时,金属圆柱体按照大小头尾相接套在一起且对准相应的插孔,直径最大的金属圆柱体放置在最下端,然后将条状支架插入插孔穿过金属圆柱体,从而将头尾相接的两个金属圆柱体固定支撑。将所有头尾相接的金属圆柱体安装后,完成桥墩的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63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