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小尺度缝洞储集体地震识别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7430.7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7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司朝年;刘坤岩;邬兴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道 缝洞 小尺度 地震识别 时频 油藏 匹配 局部结构特征 匹配追踪算法 质量控制操作 分辨率增加 串珠 地震反射 叠前偏移 空间展布 稀疏脉冲 反褶积 标定 反演 主频 采集 筛选 分解 响应 | ||
1.一种用于小尺度缝洞储集体地震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小尺度缝洞储集体油藏,采集地震道集,开展地震道集的叠前偏移处理,接着对地震道集进行质量控制操作,继而开展井震标定,筛选出对小尺度缝洞响应强的近道道集,并获得串珠增加的地震道;
2)利用匹配追踪算法,将步骤1)获得的地震道分解为一系列与该地震道局部结构特征相匹配的时频原子,接着对匹配时频原子进行反褶积,得到地震反射系数,并获取主频分辨率增加的地震道;
3)对步骤2)获得的地震道进行稀疏脉冲反演,得到缝洞储集体个数增多的小尺度缝洞储集体空间展布,并指导小尺度缝洞储集体油藏进行部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尺度缝洞储集体地震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地震道集进行质量控制操作,包括切除坏道、滤波去燥和拉平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尺度缝洞储集体地震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通过开展近道道集叠加获得串珠增加的地震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尺度缝洞储集体地震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选取地震道集中3~13°的近道道集进行叠加获得串珠增加的地震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尺度缝洞储集体地震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小尺度缝洞储集体地震道的主频分辨率为35~45赫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尺度缝洞储集体地震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小尺度缝洞储集体地震道的主频分辨率为40赫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尺度缝洞储集体地震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对地震反射系数进行奇偶分解处理,去除干扰薄层识别的奇分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尺度缝洞储集体地震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对地震反射系数进行褶积获取主频分辨率增加的地震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尺度缝洞储集体地震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利用带宽子波对地震反射系数进行褶积获取主频分辨率增加的地震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小尺度缝洞储集体地震识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带宽子波为30赫兹的雷克子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74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