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式代理的链路复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0060.2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83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君;厉启鹏;郭凌旭;叶飞;王梓;马云龙;姜宁;王恒;范广民;梅峥;李西太;王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01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式 代理 链路复用 方法 | ||
1.一种分布式代理的链路复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区域调度机构使用动态代理服务形成分布式代理,本地客户端访问异地调度机构的应用时,本地代理服务作为输出代理,异地代理服务作为输入代理,分布式代理在两个代理服务之间建立两条TCP链路,分别为正向链路和反向链路,并创建一个会话,会话的请求报文通过正向链路传输至异地调度机构的动态代理服务,会话的响应报文通过反向链路传输至本地调度机构的动态代理服务;
当所述异地调度机构的客户端访问本地的应用时,分布式代理创建另一个会话,会话的请求报文通过所述反向链路传输至本地调度机构的动态代理服务,会话的响应报文通过所述正向链路传输至异地调度机构的动态代理服务;
所述TCP链路为长连接,建立后不会主动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代理的链路复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代理包括客户端处理模块、会话数据缓存模块和数据转发模块,其中,客户端处理模块监听客户端请求,如果有客户端请求则创建线程处理该请求,将客户端请求按照代理会话协议ASP重新封装报文,更新到输入缓存,等待输出缓存的信号;
会话数据缓存模块存储本地动态代理服务同异地调度机构间的会话数据,所述会话数据包括客户端的请求报文会话数据、服务端的响应报文和控制报文的会话数据;
数据转发模块包括若干收发数据的工作线程和链路管理线程,工作线程收发一个地区内的会话数据,链路管理线程对工作线程进行管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代理的链路复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代理包括数据转发模块、会话缓存模块和服务端处理模块,所述数据转发模块接收客户端的请求数据,转发至服务端处理模块,所述服务端处理模块通过服务线程与应用程序建立连接,服务线程将请求转发给应用程序,并将应用程序的响应报文更新至会话缓存的响应缓存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代理的链路复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代理会话协议ASP保证代理两端准确识别每一个数据报文的来源、类型及目的,并传输控制命令及错误信息,所述报文格式由依次顺序的设定特定字节长度的会话编号、区域号、服务号、报文类型、优先级、控制位、错误号和报文长度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代理的链路复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处理模块包括客户端监听器和线程池,所述线程池有若干个客户端工作线程cworker,客户端监听器负责实时监听客户端请求,当有新的客户端请求时,所述监听器从线程池中分配一个cworker线程响应所述新的客户端,cworker线程与客户端建立连接后,接受客户端报文,并按照代理会话协议ASP封装客户端报文,放到相应区域的会话缓存区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代理的链路复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端处理模块包括若干个服务端工作线程sworker,服务端工作线程收到数据传输模块转发的请求报文后,通过解析代理会话协议ASP头部选择获取应用程序,并将请求报文发送给响应的应用程序,然后获取应用程序响应报文后将响应报文封装成代理会话协议ASP报文暂存到响应缓存区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布式代理的链路复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转发模块由若干组数据传输线程组成,将响应的代理会话协议ASP报文发送到指定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代理的链路复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异常处理的机制,客户端和远程服务器通过协议报文共享异常信息,检测到异常情况后将错误编号更新到代理会话协议ASP的头部,并通知异常响应的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006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