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兼具望远和显微功能的光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0310.2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7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黄欣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恒之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3/00 | 分类号: | G02B23/00;G02B2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211103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具 望远 显微 功能 光学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学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兼具望远和显微功能的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望远镜是一种观察远离景物的常用光学仪器,其放大倍率是一个重要性能,倍率过小,观察距离不够远,倍率过大,又因口径大,重量重,携带不便和气流抖动等原因,容易引起观察者眼睛疲劳、头昏。在观察系统中,决定仪器技术特性的主要因素是它的功能和所要解决的任务的性质。在望远系统中,物空间的角视场决定着搜索目标的时间,仪器的放大率决定着能见距离,而入瞳直径和光学系统的像差校正则影响着分辨力。显微镜采用微显示光学系统,用于观察微小物体。望远镜和显微镜是两种不同的仪器,现有技术中没有即能当作望远镜使用,又可作为显微镜使用的仪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兼具望远和显微功能的光学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兼具望远和显微功能的光学系统,依次包括有望远物镜组、倒像镜组和目镜组三部分,所述望远镜组依次包括有第一凹透镜和第一凸透镜,且第一凹透镜和第一凸透镜相互贴紧设置;所述倒像镜组包括有2个第二凹透镜和1个第二凸透镜,所述第二凸透镜位于两个第二凹透镜的中间,所述目镜组依次包括有1个第三凸透镜、1个第四凸透镜和1个第四凹透镜,所述第四凸透镜和第四凹透镜相互贴紧设置,且上述所有透镜的主光轴均位于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所述望远物镜组和倒像镜组可以由正透镜代替。
进一步,所述倒像镜组和所述目镜组之间放置有分划板。
进一步,所述倒像镜组和所述目镜组之间放置有光电传感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望远物镜组、倒像镜组和目镜组三部分的设置,使得本发明同时具备望远和显微(放大)的功能;在望远时系统成正像,便于人眼观察;而在显微(放大)时系统成倒像;并且光学系统中间焦面可放置分划板、光电传感器(如CCD、CMOS等),实现功能的扩展;最终使得本系统在不增加额外的透镜或透镜组的情况下,改变望远物镜组和倒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即可实现望远与显微(放大)功能的切换,操作方便、简单易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作为望远系统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作为显微系统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望远物镜组,2-倒像镜组,3-目镜组,4-出瞳位置,5-物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兼具望远和显微功能的光学系统,依次包括有望远物镜组1、倒像镜组2和目镜组3三部分,所述望远镜组依次包括有第一凹透镜和第一凸透镜,且第一凹透镜和第一凸透镜相互贴紧设置;所述倒像镜组2包括有2个第二凹透镜和1个第二凸透镜,所述第二凸透镜位于两个第二凹透镜的中间,所述目镜组3依次包括有1个第三凸透镜、1个第四凸透镜和1个第四凹透镜,所述第四凸透镜和第四凹透镜相互贴紧设置,且上述所有透镜的主光轴均位于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所述望远物镜组1和倒像镜组2可以由正透镜代替。
进一步,所述倒像镜组2和所述目镜组3之间放置有分划板。
进一步,所述倒像镜组2和所述目镜组3之间放置有光电传感器。
图1为本发明作为望远系统时的结构示意图。远处的光线经望远物镜组1成倒立的实像位于空气间隔L1之间;然后倒像镜组2将倒立的实像变成正立的实像,像面位于空气间隔L2之间,该像面处可放置分划板或光电传感器;最后通过目镜组3,人眼在距离L3的出瞳位置4可对远处的景物进行观察。
图2为本发明作为显微(放大)系统时的结构示意图。将望远物镜组1和倒像镜组2之间的空气间隔缩短到L1’,此时望远物镜组1和倒像镜组2组成显微(放大)物镜。显微(放大)物镜可将距离为L4物面5上的物体成倒立的实像在空气间隔L2之间;也可以呈现在放置在此位置的分划板或光电传感器上,光电经目镜组3人眼在距离L3的出瞳位置4可对近距离的物体进行观察。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恒之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恒之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03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钢壳整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易清洗的PVC发泡板原料传输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