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间色电缆或间色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2155.8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3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成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18;H01B7/282;H01B7/36;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401573 重庆市合***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色 电缆 光缆 | ||
1.一种间色电缆或间色光缆,具有将电缆或光缆芯线(7)包覆住的保护管(6)、位于保护管之外的复合带、位于复合带外的第一护层(4)、位于第一护层之外的第二护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带具有长方体形状的基带(2),及多个隔离部件(1),每个隔离部件(1)由第一卡合单元(11)及第二卡合单元(12)构成,第一卡合单元及第二卡合单元都为长方体形,第一卡合单元位于第二卡合单元上方的正中央且与第二卡合单元相垂直,每个隔离部件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基带由基带本体(20)构成,基带本体内部具有多个水平设置的第二凹槽(22),相邻的第二凹槽之间是不相连通的,每个第二凹槽都是沿基带本体的长度方向贯通的,每个第二凹槽的上表面中央向上延伸有一个与该第二凹槽相垂直的第一凹槽(21),每个第一凹槽是贯穿基带本体的上表面的,所有第二凹槽的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所有第二凹槽的上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每个第二凹槽的形状都为长方体形,每个第一凹槽的形状都为长方体形;第二卡合单元(12)卡入在第二凹槽(22)中,第一卡合单元(11)卡入在第一凹槽(21)中,第一卡合单元是伸出基带本体的上表面的,基带本体的下表面形成内部为空的圆柱体形状的容缆芯腔(3),保护管位于容缆芯腔内;所述第一护层位于每个相邻的第一卡合单元之间,第一护层的外表面位于同一圆周上,第二护层将第一护层及第一卡合单元包覆住;所述第一护层上至少具有两种相异的颜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色电缆或间色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带本体的材料为钢或铁或铝带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间色电缆或间色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部件的材料是与基带本体的材料一样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色电缆或间色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部件的材料是塑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间色电缆或间色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的材料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或钢或聚丙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间色电缆或间色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护层的材料是透明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间色电缆或间色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部件的材料为聚乙烯或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或聚四氟乙烯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间色电缆或间色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部件的材料为聚乙烯或聚丙烯或聚氯乙烯或聚四氟乙烯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或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间色电缆或间色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护层的厚度为0.2—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间色电缆或间色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单元的宽度为0.1—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成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成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215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家用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柔性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