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肝脏创面止血缝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2314.4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04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楠;程玉强;程树群;赵庆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楠;程玉强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赵峰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肝脏 创面 止血 缝合 | ||
本发明属医疗器械范畴,涉及一种手术中用于实质脏器创面缝合止血的装置。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头端的线圈1,中部的推送器2,和后部的持握助推装置3,三部分组成。2与3共同构成推送器的主体。1中内含有缝针及其相连的缝线,其前面光滑以便贴紧创面暂时止血,后有卡槽可连接推送器头端,方便直接拆卸,以便缝合后更换新针线以及不同类型针线术中切换的需求。2中的旋针带有暗槽,可固定并推送1的针及线,以利其沿规定的路线行进;当缝针及连与其后端的缝线进入深部组织后即与钩针对接,并被钩针自深部组织带出,即完成一次缝合。本发明所述缝合器链接缝合线圈后可压迫出血部位起到暂时止血目的,并进而将线圈中的缝合线送到组织深部而不撕裂破坏组织,完成收紧出血点周围组织的缝扎止血的功能,尤其适用于不确定出血点而又不能贯穿缝合的渗血创面。本发明在结构设计等方面确属创新,目前市场上尚无类似器械,实用性强,且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腹部开放或腹腔镜手术中用于实质脏器创面缝合止血的装置,尤其适用于不可贯穿缝合创面及不确定出血点的渗血部位。
背景技术
肝脏是人体最大储血器官,肝脏手术的瓶颈是术中止血。但是由于肝脏属实质性质脆脏器,缝扎止血技术要求较高,尤其是在腔镜下操作时不可贯穿缝合创面的出血控制,传统器械很难发挥作用,更多情况下需要中转开腹,为腔镜的使用带来了许多阻力。因此亟需一种快速止血的器械来帮助实现类似缝合止血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实用功能突出、结构设计合理,能方便创面快速止血的器械。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头端的线圈1,中部的推送器2,和后部的持握助推装置3,三部分组成。2与3共同构成推送器的主体。1中内含有缝针及其相连的缝线,其前面光滑以便贴紧创面暂时止血,后有卡槽可连接推送器头端,方便直接拆卸,以便缝合后更换新针线以及不同类型针线术中切换的需求。2中的旋针带有暗槽,可固定并推送1的针及线,以利其沿规定的路线行进;当缝针及连与其后端的缝线进入深部组织后即与钩针对接,并被钩针自深部组织带出,一次缝合完成。
本发明所述缝合器链接缝合线圈后可压迫出血部位起到暂时止血目的,并进而将线圈中的缝合线送到组织深部而不撕裂破坏组织,尤其适用于不确定出血点而又不能贯穿缝合的渗血创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效果:实用功能突出,可有效地针对实质脏器的不可贯穿创面实现缝合,尤其适用于腔镜下常规操作不能完成的情况,避免了因止血不彻底或不及时而行中转开腹,操作方面,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了效率。本实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更切合肝脏外科临床治疗的需要。
本发明在结构设计等方面确属创新,目前市场上尚无类似器械,实用性强,且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纵截面)。
图2为缝合器线圈示意图(纵截面、横截面)。
图3为缝合器推送器示意图(纵截面)。
图4为缝合器手柄示意图(纵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楠;程玉强,未经李楠;程玉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23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