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m2+离子的上转换发光复合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2769.6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3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秦伟平;刘晓辉;秦冠仕;赵丹;吴长锋;尹升燕;狄卫华;郭星原;贾志旭;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61 | 分类号: | C09K11/61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201 | 代理人: | 刘世纯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m2 离子 转换 发光 复合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上转换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m2+离子的上转换发光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上转换发光材料的特点是所吸收的光子能量低于发射的光子能量,这种现象违背Stokes定律,因此又被称为反Stokes发光。Bloembergen等人在1959年便开展了基于两步吸收机制的红外探测研究。随后,Auzel在Yb3+/Er3+共掺杂材料中首次观测到上转换发光现象。自从Johnson和Guggenheim于1971年通过氙灯激发77K下Yb3+/Er3+和Yb3+/Ho3+共掺杂BaY2F8晶体,首次报道了上转换受激发射。随着研究的深入,上转换发光材料显示出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稀土发光材料以其优异的发光性能已广泛应用于信息显示、人类医疗、保健、照明光源、高能粒子探测和记录、光电子通信、农业、军事等研究领域。
上转换材料主要是由作为基质的化合物材料和掺入微量的稀土离子(激活剂和敏化剂)所组成。利用稀土离子亚稳态能级,通过多光子加和后,上转换材料可以将多个低能量的长波光子转化为短波的高能光子。Yb3+离子在近红外区域有相对较大的吸收截面,因此在上转换激发过程中常被作为敏化剂为激活离子提供能量。
截止目前为止,关于变价镧系离子Sm2+发光的研究报道均来自下转换过程,还没有关于Sm2+离子的上转换发光的研究报道。
Sm2+离子发射主要集中于625-750nm的红光区域。它所发射的谱线对应从激发态5DI(I=0,1)能级到基态7FJ(J=0,1,2)能级的跃迁发射。第一激发态5D0 与基态7FJ之间的能量差大于一个Yb3+离子跃迁能量,同时二者之间的能量差远大于一个近红外光子的能量,因此单独的一个处于激发态的Yb3+不能直接敏化 Sm2+离子。想要实现Sm2+离子在近红外激发下的上转换发光,需要通过Yb3+离子对敏化Sm2+离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980nm近红外光激发下可以发射峰值位于631 nm、644nm、665nm、689nm、704nm和729nm的Sm2+上转换红光材料。
本发明的原理是:在980nm近红外光的激发下,材料中的Yb3+离子首先吸收980nm的近红外光子,两个处于激发态的Yb3+离子同时将能量传递给一个Sm2+离子,受到激发的Sm2+离子发生跃迁,从而实现材料中Sm2+离子在红色区域的上转换发光。与其它三价镧系离子Er3+、Tm3+、Ho3+等相比,Sm2+离子属于变价镧系离子,其荧光发射仍然来自4f能级之间的跃迁。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基于Sm2+离子上转换发光材料具有独特的光谱学性质。
本发明所述材料由BaFClxBr1-x:0.1mol%~2mol%Sm2+与CaF2:0.5mol%~2mol%Yb3+复合组成。按质量百分比计算,两种材料质量比为30%~80%。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材料中只有Yb3+和Sm2+之间存在能量传递,降低了稀土离子之间的交叉弛豫现象。同时材料中的物理过程相对简单,利用Yb3+离子对980nm近红外光有较大吸收和两个Yb3+离子的共同敏化作用,产生Sm2+离子在光谱红色区域的上转换发光。
本发明所采用的材料制备工艺简单,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27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