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用膜技术去除污水中氮磷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3602.1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2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洪胜男;卢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胜男;卢凡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44 |
代理公司: | 武汉今天智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2228 | 代理人: | 邓寅杰 |
地址: | 美国北卡罗莱纳***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用 膜技术 去除 污水 中氮磷 系统 方法 | ||
1.一种运用膜技术去除污水中氮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沿污水水流方向依次连接设置的厌氧槽、第一兼氧槽、好氧槽、第二兼氧槽和膜槽,所述好氧槽和所述第一兼氧槽之间设有第一污泥回流管以使得污泥从好氧槽回流至第一兼氧槽;所述膜槽和所述厌氧槽之间设有第二污泥回流管,所述第二污泥回流管上设有用于对从膜槽回流至厌氧槽的污泥进行溶解氧去除的去氧槽;该系统还包括与第二兼氧槽连通的碳源及金属盐添加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二兼氧槽中添加碳源和金属盐。
2.一种运用膜技术去除污水中氮磷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沿污水水流方向依次连接设置的厌氧槽、第一兼氧槽、好氧槽、第二兼氧槽和膜槽,所述好氧槽和所述第一兼氧槽之间设有第一污泥回流管以使得污泥从好氧槽回流至第一兼氧槽;所述膜槽和所述好氧槽之间设有第三污泥回流管以使得污泥从膜槽回流至好氧槽;所述第一兼氧槽和所述厌氧槽之间设有第四污泥回流管以使得污泥从第一兼氧槽回流至厌氧槽;该系统还包括与第二兼氧槽连通的碳源及金属盐添加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二兼氧槽中添加碳源和金属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运用膜技术去除污水中氮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槽底部设有曝气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运用膜技术去除污水中氮磷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盐为铁盐和/或铝盐。
5.一种运用膜技术去除污水中氮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将污水通入厌氧槽进行厌氧处理的步骤;
将厌氧处理所得污水通入第一兼氧槽进行兼氧处理的步骤;
将兼氧处理所得污水通入好氧槽进行好氧处理的步骤;
将好氧处理所得污水通入第二兼氧槽进行兼氧处理的步骤;和
将兼氧处理所得污水通入膜槽进行过滤的步骤;
其中,所述膜槽底部通入过量空气,所述膜槽中所得污泥经过溶解氧去除后直接/间接回流至所述厌氧槽;在第二次兼氧处理步骤中向第二兼氧槽添加碳源和/或金属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用膜技术去除污水中氮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槽和所述第一兼氧槽之间设有第一污泥回流管以使得污泥从好氧槽回流至第一兼氧槽;所述膜槽和所述厌氧槽之间设有第二污泥回流管,所述第二污泥回流管上设有用于对从膜槽回流至厌氧槽的污泥进行溶解氧去除的去氧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用膜技术去除污水中氮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槽和所述第一兼氧槽之间设有第一污泥回流管以使得污泥从好氧槽回流至第一兼氧槽;所述膜槽和所述好氧槽之间设有第三污泥回流管以使得污泥从膜槽回流至好氧槽;所述第一兼氧槽和所述厌氧槽之间设有第四污泥回流管以使得污泥从第一兼氧槽回流至厌氧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用膜技术去除污水中氮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盐为铁盐和/或铝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胜男;卢凡,未经洪胜男;卢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36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