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固定部件的电线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3836.6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7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藤木匡;中井洋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9 | 代理人: | 余文娟 |
地址: | 日本国三重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固定 部件 电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有固定部件的电线束。
背景技术
以前,作为搭载在车辆上的电线束,已知有例如以下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电线束。该电线束具备:供多个电线插通的管;以及能够固定在车身的被固定部上的固定部件。固定部件安装在管上。管具有大致圆形的截面,固定部件具有能够外嵌在管上的圆筒状的把手部。通过将固定部件安装到管上后,再将固定部件固定到车身的被固定部上,从而电线束被固定到车身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789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另一方面,如上述那样,在将形成为圆筒状的把手部外嵌在圆形截面的管上的构成中,存在固定部件在沿管的轴向容易发生偏移的问题。在将电线束安装到车身之前的阶段中,若固定部件从管的预定位置发生大的偏移,则在执行安装到车身的作业时,由于必须把固定部件的位置返回到预定位置,所以费工夫。
然而,若采用某种手段将固定部件完全固定到管上以使固定部件不会沿管的轴向移动,则难以应对由车身以及管的加工公差或组装公差等引起的车身的被固定部与管的固定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偏移。在没有针对相对位置关系的偏移而调整固定部件的位置的状态下安装了电线束时,由于会对车身及管持续施加应力,所以这种情况是不理想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固定部件沿管的轴向发生大的偏移且能够调整固定部件的位置的带有固定部件的电线束。
本发明1的带有固定部件的电线束具备:管,在该管中插通电线;外装部件,其具有沿轴向交替地连续形成有峰部和谷部的波纹部,所述外装部件将所述管的轴向上的至少一部分的外侧包围;以及固定部件,其具有卡止于所述波纹部的卡止部,所述固定部件被安装到所述外装部件且被固定到被固定部。
本发明2的带有固定部件的电线束具备:管,在该管中插通电线;固定部件,被安装到所述管且被固定到被固定部;外装部件,在所述固定部件的沿所述管的轴向的两侧隔开所述固定部件能够移动的间隔进行配置,所述外装部件将所述管的外侧包围。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1,通过卡止部卡止于波纹部,从而能够防止固定部件沿管的轴向发生大的偏移,且通过波纹部伸缩,能够调整固定部件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2,通过配置于固定部件的两侧的一对外装部件,能够防止固定部件沿管的轴向发生大的偏移,且通过固定部件在两侧的外装部件之间移动,从而能够调整固定部件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电线束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固定在被固定部上的状态下的电线束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将固定部件安装在管上的样子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3的电线束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带有固定部件的电线束也可以构成为外装部件着色有能够识别具有高压电线的颜色。以前,为了识别高电压,给管的外周面涂装预定的颜色,管的涂装所花的成本偏高。但是,通过上述构成,由于无需给管塗装,所以能够使成本降低。
另外,本发明的带有固定部件的电线束也可以具备将所述外装部件的端部固定到所述管的固定手段。根据这一构成,能够限制外装部件从管的预定位置沿轴向发生偏移。
<实施例1>
以下,关于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1,参照图1-图3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带有固定部件的电线束(以后,简称为电线束)搭载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上,且布线于车身的地板下。
电线束具备:多个电线W;用于电线W插通的管P;将管P包围的外装部件10;以及安装在外装部件10上的固定部件20。在电线W的末端部连接有未图示的连接器。
管P是金属制或树脂制,且具有和电线W的全长大致相同的长度尺寸。管P形成为截面呈圆形,且结合电线束的布线路径被施加弯曲加工。
外装部件10是合成树脂制,且具有沿轴向交替地连续形成有峰部11及谷部12的波纹部13。在本实施例中,外装部件10采用沿全长具有波纹部13的波纹管。外装部件10形成为截面呈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电装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电装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38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